年龄,对于生理来说是一道闸门,但却不该成为高龄产妇的精神枷锁。

前段时间,TVB花旦杨怡生了二胎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去年,41岁高龄的她刚生下女儿,接着42岁生二胎,两年生两胎,真的不愧是拼命三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从一胎出生后,一直都想凑成一个“好”字。网友揭露:在她们女儿刚6个月时,杨怡罗仲谦双双宣布改名,罗仲谦改名“罗子溢”,杨怡改名“杨茜尧”。

这份求子心切,在繁体字里溢出了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怀孕时,杨怡一直都深居简出,既不让罗仲谦四处宣扬,也不在社交网络上透露任何消息,发在社交网上的照片,全都是刻意遮住孕肚的,如今儿女双全,值得祝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也能理解一些人心疼的心情:原来女神也逃不过普世定律,不顾高龄风险火速追生。

很多人不由自主联想起开放三胎的政策,发出灵魂拷问:

“生二胎时我已经是高龄产妇了,生三胎……我还要不要命了?”

这不是矫情。

目前,“一胎”生育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岁,“二胎”则集中在25-34岁。

年龄,是一道生育的闸门。

女性卵巢功能在35岁之后极速老化,就像树枝突然折断垮掉一样,医学界将35岁之后生育力下降的情况称为“折棍现象”。临床上把35岁及以上妊娠的产妇,皆归为高龄产妇

相关数据显示:

  • 全国符合生育二孩条件的9000万左右家庭中,60%的女方年龄在35岁以上,50%在40岁以上。
  • 也就是说,符合二胎条件的家庭中,六成女性都是高龄产妇。

三胎时代,可算是高龄生育时代。

而年纪和生理的不可逆因素,又决定着这些高龄产妇能否自然怀孕、顺利分娩。

且不说那些借助外部手段高龄怀孕的女性,光是亲自备孕、怀孕、分娩,承受的身心双重煎熬,就异于常人。

因此,开放二胎,我们需要考虑钱——如何才能养得起;

而开放三胎,我们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怎么才能安全顺利怀孕生下来。

01、高龄产妇备孕,谁不是在拼命

“不就怀个孕么,有那么难吗?”

怀孕本身是自然规律,但高龄怀孕却是对生理的挑战。

超过35岁后,卵巢功能会“断崖式”下跌,且有10-20%的女性完全不能排卵。

大白话就是:高龄怀孕,不是想怀就能怀。

前不久,林依晨宣布当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婚六年不孕,屡屡被人问家庭关系。

林依晨只能用“公婆肯定有再高一点点的期待”搪塞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友人透露,她迫不得已走上了人工受孕的道路:反复打针、取卵、植入……备受煎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光明星,艰辛备孕的高龄普通女性也比比皆是。

39岁的Q姐,患多囊卵巢综合征,八年来,中西医看遍,正方偏方尝遍,还是无法自然受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夫妻关系微妙,婆婆欲言又止,Q姐决定赴广州尝试试管助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有一个1个胚胎通过PGS筛查,有一女胚可以移植。

移植后的第7天,Q姐验孕成功。

她喜极而泣:

“我到现在都还不敢相信我的肚子里已经孕育着一个小生命了,我就要成为妈妈了。”

不管怎样,听到宝宝啼哭的那一刻,高龄备孕的种种艰辛,都可以被释怀。

但有人,在沟渠中奋力挣扎,还是没有见到月明。

天后李玟,事业上叱咤风云,备孕路上却屡屡挫败。

结婚多年不孕,尝试9次试管受孕,都以失败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41岁的台湾女星赵小侨,自然怀孕屡次失败后,选择做试管婴儿。

前两次,都以失败告终。

第三次,打了100多针,平均每天吃25颗药,终于怀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这个她吃尽苦头换来的孩子,孕育16周后,还是离开了她。

12小时的引产过程,极其痛苦:舌下含药、下体塞药以促进宫缩,还伴随着高烧、剧痛、发抖畏寒、大出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睁睁看着千辛万苦孕育的小生命离开自己,赵小侨用“天旋地转、快昏倒”形容震惊与绝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高龄无法自然受孕的女性,试管婴儿无疑是一条退路。

但不等于,试管助孕可以扭转年龄的限制。

看下图,残酷现实,一目了然:

  • 35+:成功率只有31.5%;
  • 40+:成功率只有1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线:年龄与人工授精结果的关系;红线:年龄与试管婴儿成功率的关系

科技的发展,固然可以弥补先天的缺陷、生理的不足。

但暂时还无法直接干年龄,更无法给时光按下暂停键。

高龄备孕,最核心的,还是女性自身。

成与败,都在拿生命博、拿心力赌。

02、生儿育女是两个人的事儿

不能让她孤军奋战

民间有句俗话:

“女大一,抱金鸡;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七,笑嘻嘻;女大十,样样值。”

于是,很多自私、愚昧又无知的人不分男女,有时甚至就是孕妇自己,觉得生孩子就像母鸡下蛋般,理所应当。

可现实并不如此,生育不是顺口溜,每一步都要讲科学。

高龄怀孕的影响,可不是“女大几、影响啥”,而是直接和医学病症挂钩——

受孕成功率下降,包括自然受孕和辅助生殖;

  • 患孕期并发症几率增加: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等;
  • 分娩风险增加:如子痫、胎儿窘迫、严重产后出血等;
  • 剖宫产率增加;
  • 胎儿畸形率增加:仅21三体综合征这一种畸形,45岁女性怀孕的发病率就达到了5%;
  • 流产、早产等风险增高:据统计,30~34岁的早产风险大约4.5%;而35~39岁则达到5.6%;超过40岁,早产风险为6.8%。

其余小众病例,就不细数了。

前面说了,高龄产妇属于高危产科的范畴,这下明白了吧。

生育不是一个人的事儿,年纪与女性生育能力直接挂钩。

但有一说一,不能把锅都甩给女人。

因为,“备孕夫”也同样面临年龄问题。

相比之下,男性的生育年龄问题不及女性严峻,但也存在一个“最佳”的区间。

医学上认为:男性最佳生育年龄大致在25~35岁之间。与女性最佳生育年龄差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MJ《英国医学杂志》专门针对男性育龄做过研究,结果显示:

父亲年龄≥45岁——

  • 胎儿早产几率提高14%;
  • 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提高14.5%;
  • 孩子进入NICU几率提高15.1%;
  • 患癫痫的几率提高18%;
  • 其他并发症几率提高12.2%。

因此,时间这把刀,对每个人都很公平。

不分性别赐予经验,也不分男女剥夺机会。

既然都受“最佳生育年龄”限制,那么生育这件事,就不该成为评判、绑架和囚禁任何一方的枷锁。

可现实中,太多女性的选择,令人动容。

她们因为足够爱丈夫,不顾高龄风险主动试孕,甘愿被重重枷锁禁锢。

伊能静准备生米粒时,已经46岁。

为了怀孕,她四处求医问药,吃尽苦头。

一向精致体面的她,不止一次被台媒拍到面黄憔悴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昊都看不下去了,但她依然坚持。

因为她爱丈夫了,希望他看到经由自己创造的小生命,是多么震撼人心:

“你爱一个人,会希望他经历这个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成功怀孕,但毕竟身体条件不及年轻时,她选择剖腹产。

产后刀口反复化脓发炎,她不得不二次开刀清创。

即便这样,她还是想着生三胎,因为哥哥和米粒年龄差距太大,想给米粒带来一个年纪相仿的血脉亲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0岁钟丽缇的压力和决心,也有目共睹。

婆婆直言,没有孙子,会非常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12岁的张伦硕,也希望有个自己的孩子。

她曾是万人着迷的“美人鱼”,也是艳光四射的性感女神。

但只要提及“孩子、孙子”的话题,她就忍不住哽咽:

“我是真的特别想给你一个孙子,我们两个有宝贝,我们的家庭会更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脑子满心都是“丈夫、婆婆、家庭”,而最需要被支持被照顾的“自己”,闭口不提。

高龄怀孕,拼的不是肚子,是命。

这个道理,作为当事人的她们,想必更知。

可无数伊能静钟丽缇们,依然知难而上、无所畏惧,只是因为:

她们足够爱丈夫,希望他们的人生层次更加丰富、家庭生活更加精彩。

03、高龄搏命,值得吗?

生孩子本身,就是鬼门关走一遭。

虽然外在看起来变化不明显,可内在的隐性痛苦,如影随形。

李靓蕾生二胎时,不是高龄产妇,外表光鲜亮丽,实则却是“五脏六腑都移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是几个司机、几个菲佣、几亿资产能解决的事情。

适龄产妇尚且如此,高龄产妇要面临的危险和后遗症,更加苦不堪言。

梅婷38岁生老大时,发生了羊水栓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羊水栓塞,就是羊水回流到血管里,像毒素一样污染、堵塞血管,死亡率高达80%,黄金抢救时间只有5-10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她血压急剧下降,意识模糊,医护人员拼尽全力,捡回一条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完后好几年,她都没缓过来,体力不支,虚弱浮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娜37岁生下双胞胎女儿,生完复工,看不出什么破绽。

可她每晚都要依靠止疼药入睡,因为落下了腰疼的毛病,坐卧难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朱丹,37岁生一胎,顺产用了27个小时,疼到抽搐。

39岁怀二胎,直接吐到缺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初疼痛剧烈的部位,落下后遗症,产后稍有不适就会痉挛。

高龄产妇所面临的后遗症,除了痔疮、阴道松弛、漏尿、腰疼等“标配”外,还有更加凶险的2.0升级版。

年纪越大,产道、产道和会阴、骨盆的关节越硬,子宫收缩力和阴道伸张力也越差。

因此,几乎所有高龄产妇的分娩时间都会延长,还有一些人会遭遇难产、大出血、癫痫等危及生命的病症。

霍思燕生孩子时,就出现了大出血,心衰严重,医生直接下了病危通知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秋瓷炫生产后,迎来了妊娠中毒,得了产后癫痫和吸入性肺炎,一度住进ICU。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看惊心动魄的生死经历,她们依旧义无反顾、毫无半分悔意。

“女人生了孩子才完整”的观念,早已被现代女性客观分析、理性看待。

可为什么依旧有人不顾高龄风险,与死神擦肩而过,只为生一个孩子?

其原因,除了爱丈夫、爱家庭外,更是对生命的大爱与尊重。

有人是因尝过手足情深的美好,也想让孩子被血脉亲情包围。

胡杏儿不顾高龄先后生下三个孩子,因为从小父母离异,三姐妹相互扶持,从黑暗走向光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是面对老大“想要个弟弟妹妹”的需求,无法拒绝。

蒋勤勤的儿子,太想要弟弟妹妹,她不忍让孩子失望,43岁时生下二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的人,则“育儿则育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疗愈了旧日创伤,让自己的内在生命变得更豁达、更从容、更辽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网暴陷入重度抑郁的热依扎,因为当了妈妈,打开了全新的视角,对“生命”一词,有了全新的认知。

04、高龄产子,不应该只得到冰冷的谴责

比高龄生子更难的是,那些超高龄的妈妈,不仅要经历身体的痛苦、精神的压力,还要忍受外界的不解、质疑,甚至讥讽、谩骂。

2019年,67岁的田女士自然受孕,产下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大的孙子已经读大学了,大女儿扬言要和父母断绝关系。

很多外人站大女儿,因为高龄生娃,必然要面临“没有能力养”的现实问题,到头来,负担还是落在儿女们头上。

还有烈士母亲郭献珍和刘修群

郭献珍的儿子是消防员,在天津大爆炸事故中牺牲;

刘修群的儿子在执行飞行任务中牺牲,两个悲痛欲绝的母亲,在失去儿子后,不顾高龄再次生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修群看到孩子时的微笑,令人心碎。可很快,重生的喜悦被辱骂声覆盖:

“你想过你已故儿子的感受吗?”

“你太自私了!”

“当你一脸褶子却叫孩子叫你妈时,确定孩子内心不会崩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人格羞辱、精神压力,比身体的不适,难堪百倍。

想起了60岁的双胞胎妈妈盛海琳

51岁失独后,日子浑噩无边,整日以泪洗面。

为了活下去,她通过试管婴儿的方式生下双胞胎女儿。

怀孕时九死一生,该受的罪都受了。

丈夫身体不好,已退休的盛海琳不得不奔走各地、四处讲课维持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年迈奔波更难以承受的,是外界的风言风语。

她直言:“再来一次,我会三思而后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诚然,网友们所言的现实问题,不可回避:生孩子不是儿戏,除了甘愿,还得负责。

生而无力养,养而无力养好,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

可她们依然不该因生孩子本身,而被侮辱、被谩骂。

如果高龄生育是不可逆的事实和决定,那么比评判更重要的,是多想想:我们能做些什么?我们还能做点什么?

于生理而言,必要的检查决不可少。

  • 除了评估卵巢功能,甲功、肝功、胰腺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白带常规、血生化、妇科B超、优生四项、传染病、TCT和HPV……宁可白花钱,也不能漏检一个。
  • 生育是两个人的事儿,丈夫的精液常规也是必检项目。
  • 孕期检查更是重中之重。
  • 唐氏筛查、OGTT糖耐量、排畸B超,一定要按时、遵医嘱。

总之,检查得越全面,越有助于早干预、早控制、早避免不良后果,这是对自己、伴侣和孩子三方的负责。

于心理层面,稳定的情绪、宽松的环境、丈夫的呵护、舆论的开明,显得格外重要。

仁者见仁,可以不理解、不支持,但至少不要攻击、声讨和谩骂。

她们比谁都明白,高龄生育,不仅仅是“家里多了一双筷子”那么简单。

改变的,是后半生的行路轨迹、生活质量乃至生命状态。

每一个高龄孕产妇,都是用自己的安危,换来孩子的生命。

生命大过天,那句“值不值”,只有当事人自己有资格论断。

你未长大,我已变老。

母爱是危险的深渊,可我仍万死不辞、甘之如饴。

生命的魅力,驱使我穿越风雨。

爱的力量,何尝不让我超越生死,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