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山东在外资企业疫情防控和保障生产经营方面有哪些做法?在3月26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崔洪光作了相关介绍。

“省内疫情发生以来,省商务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一手抓外资企业疫情防控,一手抓保障企业生产经营,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措施,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崔洪光说。

一是定期开展外资企业全员核酸检测。从3月14日起,按属地原则,市级统一指挥,以县(市、区)为单元,充分利用多种检测力量,组织外资企业定期、有序开展全员核酸检测。3月19日完成首轮外资企业全员核酸检测,检测人数102.5万人。截至26日下午,已完成新一轮外资企业核酸检测。为确保这项工作有序推进,建立了日报告制度和市级层面巡查机制,全力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企业经营稳定有序。

二是千方百计为外资企业纾困解难。为减轻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充分发挥“全省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作用,建立了与重点外资企业直通渠道,广泛收集企业诉求,省市县三级联动,“一企一策”为企业纾困解难。针对货物运输受阻问题,指导各市商务部门采取送证上门等方式,协助外资企业办理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保障车辆快速通行。针对员工到岗率下降问题,积极引导具备住厂条件的企业进行闭环管理,提高员工到岗率,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三是多措并举推动外资高质量发展。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利用外资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今年1-2月,全省实际使用外资32.9亿美元,同比增长45.6%,增幅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抓好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落实,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惠企政策,为重大外资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要素资源保障。二是精心筹备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和“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等重大经贸活动,把活动筹备过程,作为洽谈项目、推进项目的过程,不断增加项目储备,推动项目落地。三是狠抓在谈、签约、落地“三个一批”项目跟踪服务,特别对疫情发生城市的外资大项目,指导各市安排专人“一对一”线上持续跟进,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到资,全力实现一季度实际使用外资“开门强”。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于新悦 徐晨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