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钦(资深媒体人)

前几天,有个朋友发来一张书法作品,并喜出望外地问,是中国书协会员的,作品是否很值钱。我看了作品,感觉还不错,劝他先别想价格的事,自己留着。毕竟在这一行久了,都清楚艺术与艺术品价格往往是不对等的,甚至会天渊之别。

那么,为什么艺术与艺术品价格会出现如此的落差?通过对艺术品行业近十年的观察,窃以为决定艺术品价格的因素,首先是作者的知名度,这几乎是共识。例如作家贾平凹的书法作品,就比不少书法家的作品要贵,但他书法的专业程度显然不是书法界里最好的。决定价格的第二个因素,则是社会职务,例如某美术院校或美协的主要领导的作品就比其他普通职位的作品要贵,由“职务决定价格”的评价标准在艺术市场由来已久,这也几乎是毋庸置疑的。第三,应数专业地位或者行内认可度,确实存在这样的一些艺术家,作品曾经很突出,但在行内并无多少显赫的职位或者曾经担任某重要职务,因年龄或时间因素而不再担任的,这样的艺术家作品,也会在行内受一定程度上的认可。第四个因素,也是艺术界“圈子文化”凸显的特点之一,那便是粉丝追随者决定价格。尽管前三个因素决定的价格,也都不是统一的标准,但第四种情况,那就更显得“另类”,一些艺术品也许在行内名不见经传,也谈不上高深与独创,但却深深吸引部分“铁杆粉丝”,因此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在粉丝圈中或许价格不错,但脱离了这样的圈,恐怕就一落千丈。

上述的四点,可以说是相对可量化或者划分类别的方法,但似乎大家也都意识到一点,这里并没有提到艺术作品的本身。不得不承认,在目前的艺术市场中,艺术品本身的价值,恰恰是不少人忽略的因素。

在艺术品自由市场尚未形成的年代,艺术知名度往往是依靠专业机构的评价、评论家的解读以及美展的获奖来加持。然而,也有不少资深的美术理论家承认,自从艺术博览会、画廊以及拍卖会等多种形式的机构出现之后,评价艺术品的话语就不再单一,也不再仅仅局限在艺术品本身,而演变成集知名度、社会职务、专业地位和圈子经济等多方面共同左右的综合评价体系,甚至有人提出“资产包”的概念。

也因此,不得不感慨,围绕艺术本体开展的艺术评论,目前已经在艺术传播中逐渐式微,一方面是,大众对艺术品的认可,把艺术价值本身放在了最后,另一方面,艺术评论写得再好,影响力也远不及市场的左右。

也无怪乎,朋友第一时间关心的不是作品的好与坏或者如何欣赏,而是作品能否卖个好价钱。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