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回农村老家过了一个春节,给人最大的感受是,现在的农村变了,没有了以前过年的气氛,少了许多年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在农村过年的人少了,没有以前热闹

现在农村,很多年轻人在外创业,发家致富了,他们在城里买了房,在城里安家乐业。在农村有老人的,他们会将老人接到城里,一起过春节。在农村没有老人,家里却有住房的,他们不想回去。回一次家,住上一个星期,或十几天,收拾起来麻烦。因此,他们宁肯呆在城里的家过春节,也不想回农村过年。

而回农村过年的,大多是没有在城里买房,而农村又有家小的打工人。

因此,现在过年,农村不象以前热闹非凡,甚至有的村子,因为回村的人不够,还显得有点冷清。

没有人流,过年就少了气氛,少了年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很少见到宰年猪,干塘坝,舂糍粑,等过年生活

宰年猪,干塘坝,舂糍粑,………,等等是很多中老年人的童年乐趣,一大堆人围在一起,有说有笑,享受着劳动的喜悦。但是,现在在农村,这些只是中老年人的童年记忆,老年人享受不到,现在的儿童体验不到那种乐趣,那种人多的喜悦。

现在农村,很少有家庭喂猪,放塘,种田的也少。在我那个院子,一个院子四五十户人家,没有人喂猪,也很少人种田,他们大多男的在外打工,女的也在外打工,留在农村的,都是老弱病残。一到过年,外面的回来,也大多在集市上买年货。现在市场物资丰富,什么都有卖。

过年,没有亲自去参于一些过年的劳动,就少了许多年味。集市上的物资虽然丰富,但没有自己亲自动手得来的那种味道。农村的年味,就是在这种纯朴的劳动中得来的。但现在正随着物质丰富,而正在流失农村人的那种纯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很少见到狮子,龙灯等歌舞

在以前的农村,过春节,舞狮子,耍龙灯,挽秧歌,是农村人的精神生活,娱乐方式,但现在很难看到。这些传统的农村娱乐方式正在流失,淡出农村人的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玩手机,看电视,聚众打牌娱乐。

不能说现在农村人的娱乐方式不高尚,但相较传统的娱乐模式,现在的农村人,似乎欠缺了什么?是人文底蕴,还是其它?但至少年味没有那么热闹,也没有那么浓重了。

有些人因为娱乐,甚至连亲戚也不想走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人情味淡了

以前农村人很纯朴,来往密切,走动频繁,但是,现在的农村,越来越象城里,大白天都可能关门闭户,就算走动,也很难得谈心。现在农村,似乎利益心比以前重了。

在以前,各家家庭条件基本差不多,很少嫌贫爱富。但现在不一样,富裕的家庭,有名望的家庭,村里人会争相走动,而条件差的,路途远的,很少人会顾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农村过了一个春节,农村的变化真大,环境变好了,住居条件改善了,交通也方便了。但是,在农村过年,找不到儿时的感觉。也许,现在的农村,真的变了,与时俱进了。童年的快乐,只能永远在记忆中寻找。

当然,在农村过年,也可以看到儿时见不到的景象,那就是道路变宽了,房子变高了,村子里的车子变多了,一派歌舞升平,太平盛世,安居乐业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