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来源于:裁判文书网。文中人名均为化名,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在 《白夜行》中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 ,二是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庭本该是温暖的,夫妻本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但是有些人却为了一己私欲,背叛家庭,为家庭带来了灭顶之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20年前震惊贵州的重大杀妻刑事案件。

骇人听闻妻儿失踪案

2001年,在贵州六盘水这个安逸的小城市中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杀妻案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1年的3月21日,一名男子焦急地跑到警察局报案称自己的妻子谢初明和儿子李明昊昨天凌晨失踪了,他还向警方提供线索,称妻子和儿子的失踪,有可能跟自己的情人孟瑞红有着巨大的关联。

这短短的几句话 却暗藏着巨大的玄机,谢初明是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钢铁的一名普通工人,平时为人善良,与同事关系很好,怎么会突然消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初明的丈夫李玉前是水城钢铁的车间主任兼党委书记,平时夫妻俩人一向恩爱,而且还育有一子,如今丈夫却怀疑妻儿的失踪与情人有巨大干系。孟瑞红又是谁呢?

模范恩爱夫妻背后竟有情妇出现,匪夷所思

无数的谜团困扰着警察,他们抽丝剥茧,仔细侦查,终于拨开迷雾。

警察在李玉前家中仔细侦查,发现了谢初明的血迹,在卧室附近还找到了两名戒指,经过调查发现戒指上有着李玉前的情妇孟瑞红的指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现场的大量血迹,警方推测谢初明母子可能已经遇害了。

妻儿被残忍杀害,凶手竟是枕边人

谢初明的父母此时已经知道了女儿和外孙女不幸遇难的消息,伤心不已。谁知更大的打击即将来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平时看起来孝顺温顺的女婿李玉前竟然也是杀害女儿的罪魁祸首之一 。

3月28日,六盘水市公安局将孟瑞红和李玉前同时羁押归案,次日孟瑞红主动向警方举报是李玉前将谢初明母子残忍杀害,自己只是帮助他处理母子二人的尸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推测,有可能是因为谢初明知道了二人的情人关系,李玉前害怕纸包不住火, 一时冲动杀害了妻子和儿子,随后找来孟瑞红帮忙, 二人在家中进行对尸体进行处理,又将尸体背到工厂的高炉内进行焚尸。

为了摆脱嫌疑,李玉前跑到警局报案,甚至将责任都推卸给情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1年9月10日, 六盘水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李玉前因为故意杀人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孟瑞红因为包庇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

本以为案件到这里已经水落石出,但李玉前一直不承认是自己杀害了妻子儿子,多次上诉,声称自己是被逼供的,在经历了四次审判之后, 2004年贵州法院对他作出了死缓的判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2001年至今,十多年来,李玉前的家人从未放弃申诉,令人震惊的是被害人谢初明的母亲,李玉前的岳母,竟然也帮助李玉前申诉,并且认为真凶另有他人,她期待找出杀害女儿的真正凶手。

凶手多次申冤,究竟谁才是真凶?

由于李家人的多次申诉,以及被害人谢初明的母亲张某的多次上访,2015年贵州省就李玉前一案再次审理。

李玉前否认了警方对他杀害妻子的指控,并且声称在当年的审讯过程中遭到了多天的审讯以及暴力执法,被迫承认是他杀害的妻子。

李玉前的上诉律师认为李并没有作案时间,且由于被害人尸体是被焚烧的,并没有办法尸检且得知具体死因,所以并不能认定李玉前就是真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法院否认了关于刑讯逼供,因此该次审讯并没有办法为李玉前翻案。

在庭审的最后,李玉前向自己的岳母张某表达了真诚的歉意,说正是因为自己的错误,造成了妻儿的离世,给张某带来了无法磨灭的伤害,今后也会用自己的一生来填补张某一家的伤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李玉前一案再次重审,这次主要是对孟瑞红的罪名进行了重新认定,法院认为孟瑞红的包庇罪罪名认定有误,孟瑞红帮助李玉前搬运焚烧尸体,情节严重,应该按照毁灭证据罪追究其责任。

李玉前的刑期即将结束,预计于2022年刑满释放,李玉前及其家人声称会继续对本案进行申诉,查明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期待贵州杀人案真相早日水落石出,希望杀人者能得到惩罚,还谢初明母子一个公正。

因为李玉前的出轨,导致了情人孟瑞红的怨恨,好好的家庭因为婚外恋被拆散,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谨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身的修养无比重要,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做到慎独,有原则,有责任心。

律师观点

在本案中,李玉前因为杀害自己的妻子,并且之后还试图掩盖真相。这样的行为属直接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符合故意杀人罪的判决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

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利用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应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