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升高后很多肾病朋友们都担心预后会比较差,病情发展会影响到寿命。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确实肌酐的升高预示着肾功能开始走下坡路,肾功能的下降不仅仅会引起水肿、血压高、贫血等相关肾病的症状,还会涉及到心脏、肝脏等多器官的健康情况,进而影响到正常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肌酐升高后,肾功能是否能够控制稳定不进展或延缓进展,对预后以及患者生活质量及寿命有直接关系。不同阶段控制病情的目的有差异:

对于早期的肾病朋友们更该注意的是如何逆转部分肾功能同时保持稳定不进展;对于后期的则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延缓肾功能的发展。两个不同阶段一定不能弄混了治疗的目标,这样才能少走弯路。

不论是逆转还是延缓肾功能的发展,有些治疗目标是共同的,就是说一些因素既影响到肾病早期同时也会中后期必须关注的焦点问题,贯穿于整体肾病发展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哪几个方面对预后影响力比较大,需要时刻关注维持稳定?这三点更要多加注意!

长期尿蛋白的情况

尿蛋白的症状始于肾病早期,但贯穿于整个肾功能发展过程。受肾小球损伤的影响,蛋白流失量有重有轻,微博蛋白尿流失对肾功能的反噬影响不大,但如果持续超过1克甚至更高,对肾小球等细胞的会产生持久影响,加速肾脏细胞纤维化进程,病情会愈加严重。

因此在控制尿蛋白时不只要看当下的流失情况,更要重视长期的稳定。

经常有些肾友留言说,我吃药三个月尿蛋白转阴了,但是一感冒又反复,还能降下来吗?会不会加重?

尿蛋白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0.5克以下)说明肾功能比较稳定,炎控制甚至炎症,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免疫问题,有加重风险。所以肾友们不能看到转阴了就沾沾自喜,要预后更好,保持长久稳定才是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缓解肾内压减轻肾细胞的压力

何为压力?通常它看不见摸不着的,比如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也都是无形的,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慢性肾病发生后肾脏同样也会感受到压力,来自血液流通的压力,滤过代谢的压力,还有调节全身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压力等等。肾脏内部基本上是毛细血管组成,所以肾内压高主要表现为肾小球、肾小管等肾细胞血液流通压力高。

内压高一方面与系统性血压高相关,另一方面与局部受损的包括已经坏死的肾脏组织不能及时清理相关。

因此缓解肾内压解放剩余肾细胞的压力负担,一方面要稳定系统性高血压。也就是肾性血压,目前长效降压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利尿剂等都有不同方面有点。以沙坦和普利为首选,可以联合其他降压药达到更高效的作用。控压关键还有一点是长期用药。部分降压药明确具有护肾作用,达到长期延缓肾功能衰竭的作用。

针对已经纤维化部分的肾脏组织,需要区分受损较轻和已经完全纤维化的两部分,受损较轻的可以通过血氧调理得到恢复,而完全纤维化的则要及时清理出体外,来阻断剩余肾脏内剩余肾细胞的恶化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血液内毒素水平代谢情况

尿毒症最后的发展就是肾脏不能及时将血液内的杂质排出体外,继而导致血液毒素水平很高,引发多器官的衰竭损伤的情况,常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出现包括心衰、电解质紊乱引起酸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等,危及生命安全。

肌酐、尿酸、尿素氮等指标升高反应的即是此类问题。用药方案要重视对受损肾功能的恢复治疗是解决肌酐、尿酸不断升高的关键,而一些肾衰宁、百令、尿毒清等药物只能起到辅助性作用,肌酐可能暂时降了,停用就升高,并非长久之计。

清毒治疗过程中还要重视一点即尿量的变化,尿量是排毒的重要方式,稳定血液流通可以稳定尿量排出情况,通过中医药疗法调理可稳定尿量。

具体肾病问题指导,可关注公众号<健康日讯肾脏频道>

(注: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