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紫禁城,南京有明故宫,凤阳有明中都。
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安徽凤阳差点成为大明王朝的京师(国都)所在。1369年,朱元璋下令在凤阳建造明中都,命手下第一文臣李善长主持,6年后,因“劳费”而停建。
那么,当年的明中都是否“半途而废”,没有完全建成?谁住在里面?它比南京明故宫、北京紫禁城雄壮、恢宏吗?伴随明中都的湮没,这些问题也困扰着文博专家和历史研究者们。
正在评比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候选项目中,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的考古,榜上有名。这个考古项目,也解开了人们心中的疑惑。
【建都】
朱元璋曾想定都凤阳,又“劳费”停建
△明中都前朝区宫殿及附属建筑磉墩分布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安徽凤阳花鼓戏中,凤阳人对泥腿子皇帝朱元璋并不太友好,说,“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到有九年荒”。
不管家乡人怎么看,作为“龙兴之地”,朱元璋对凤阳还是非常看重的。
1369年,朱元璋称帝第二年,他下诏,在老家凤阳建中都城,“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
中都的营建由当时的第一文臣李善长主持。一时间,全国能工巧匠、军士民夫云集而至,建城用的砖、瓦、木料等各种建筑材料也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运往凤阳……
△宫殿基址发掘区鸟瞰
这么宏大的工程,由于朱元璋主意的更改而罢建。
1375年,明初第一堪舆师刘基辞世。同年,朱元璋下令,明中都停建,理由是“劳费”。
“朱元璋最初是想把都城定在老家,准备久居凤阳的,但是,这一举措遭到刘基的坚决反对,他曾卜地钟山之阳,移三山填燕雀,才建造好一座崭新的吴王新宫,当然觉得南京更加合适。朱元璋此时罢建中都,于1378年确立南京的京师地位,与刘基的谏言可能不无关系。”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王志分析,“劳费”只是一个理由罢了。
由于明中都是按照京师的规制建造的,布局、营建、建筑构件、工艺,都是皇家最高级别。当时的营建速度也够快。“停建时,明中都事实上已经初具规模,城垣、宫殿、中央官署、坛庙……都建好了。”
明中都面积达50平方公里,宫城比北京的紫禁城要大12万平方米。王志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明中都是明初第一座按照京师之制建造的都城,曾被誉为中国古代完备宫殿的蓝本,深刻影响了明清时期南京、北京的城市布局。”
【考古】
前殿+穿堂+后殿,宫殿整体呈“工”字形
△出土的石螭首
600多年过去,明中都的那些宏伟建筑大多早已化为尘土,湮没在地下。
当年宫殿、坛庙、城垣、中央官署、军事设施,与路网、水系及建城时的窑址、石料厂等遗存共同构成了庞大的明中都遗址群。1982年,其核心部分明中都皇故城被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这样的一个皇家建筑群,还有多少秘密待发掘?
△宫殿基址出土的龙纹栏板
经国家文物局的批准,自2015年起,结合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故宫博物院、山东大学等联合在明中都遗址开展了持续的考古发掘。
这次参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因为去年,联合考古队在前朝宫殿和京师城墙涂山门遗址有重大收获。
“皇宫建在夯土台基上,台基内承托柱础的磉墩采用夹石扎的方法,其余部位用素土夯筑。“王志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和现在人们看到的北京紫禁城一样,明中都皇宫的设置也是前朝后寝。也就是说,宫殿划分为皇帝上朝、接见大臣、议事的前朝区和后宫嫔妃们生活的后寝区,两大块。
△考古发掘现场
“我们找到了前朝核心区,这个核心区相当于南京明故宫的奉天、谨身、华盖三大殿。”王志介绍说。看皇宫的规格高不高,看出土的石柱础就知道了。他们在前殿出土的石柱础,础面边长2.5米-2.6米,覆盆直径达1.8米。这么巨大的石柱础,堪称全国皇宫之最。
在皇宫前朝区的中后部,考古专家们还发现了一座长5.7米、宽4.9米的黄土台。王志说,这个黄土台,应该是宫殿中放置龙椅的位置。“它不仅是放龙椅的,还在整座宫城的几何中心点上,意义特殊。”
王志介绍说,通过发现的磉墩可以勾勒“复原”出宫殿的柱网结构,进而复原宫殿的整体布局。
“皇宫整体呈‘工’字形,由前殿、后殿、穿堂组成。这种‘工’字形的官式建筑样式,在宋元时期很常见。这说明,明中都的皇宫建造,汲取了宋元官式建筑的经验。”
城墙城门营建有秘笈,“夹瓦扎”式夯筑
△出土的部分琉璃滴水
明初的南京,以皇宫为中心,形成了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4重城墙。而且,南京的城墙城门内城墙有13个城门,外郭城有18个城门。
凤阳的明中都也是如此吗?王志告诉现代快报记者,2021年,他们考古发掘的涂山门相当于南京的京城城墙上的一个城门。“南京在明初原来也是规划为三道城墙,后因防御需要,又筑了第四重城墙。而凤阳只有三重城墙,也就是宫城、皇城、外郭城。凤阳的外郭城一共有九个城门。”
△涂山门遗址三维模型
王志介绍说,他们发现的涂山门是明中都外郭城的西门,是一个单门道券洞式城门。城台呈长方形,是内夯土,外包砖的结构。“涂山门的夯土是一层夯土一层砖瓦的‘夹瓦扎’的夯法。城台北侧连接马道,南侧连接有砖墙。”
“经过解剖,涂山门的城台、马道,以及南侧的砖城墙都是坐落在一个地下挖有基槽的夯土平台之上,而且还有明显的营建次序。”
王志说。也就是说凤阳明中都的外郭城墙,和南京的功能一样,在冷兵器时代,主要用于军事防御。
瓦上有铭文,开“溯源”制先河
△宫殿基址前殿出土的巨型石础
王志说,明中都的历年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砖、瓦、石等明初建筑构件。
出土的砖瓦石构件,每一件都打着“皇家”标签。石构件上的纹饰,主要是龙纹、凤纹,而滴水、瓦当等大多都是古代皇家或寺庙才能用的黄色,上面的纹饰,不是龙纹,就是凤纹。
有意思的是,和南京明城砖一样,凤阳明中都出土的砖、瓦上许多也有铭文。
对南京明城砖熟悉的人都知道,城砖上有铭文,铭文详细地记录了是哪个地方、谁烧造的,甚至连窑工的名字都刻在上面。今年新开的南京城墙博物馆里,刻有“刘德华”字样的铭文砖,更是成了网红砖。
王志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凤阳发现的城砖在铭记形式上比南京的更加多样化,有比较简单的地名砖、字号砖、军队卫所砖,也有记录比较详细的城砖,铭记了包括制造墙砖的时间、地点、提调官和工匠等。
王志分析,明中都的营建,由于是浩大的国家工程,铭记很可能是一种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就是哪块砖、哪片瓦出问题,都可以追查溯源到具体的责任人。“不过,相对于南京来说,还属于基础版。南京在营建‘紫禁城’时,汲取了明中都的经验,又对城砖烧制的溯源机制进行了完善。建凤阳城的时候,‘溯源’制度可能才刚刚兴起,而到了建设南京城时,就已经很成熟了。”
【揭秘】
基本空置,清代时皇城变县城
△后殿连廊区工作场景
王志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么多年累积下来,凤阳明中都的总计考古面积已经达到近两万平方米。
发掘中,明中都宫殿的一些构造,考古专家们觉得似曾相识:宫殿台基前高后低,与北京太庙的做法一样;后殿西侧附属建筑组合,与北京故宫内同位置的建筑组合吻合……
王志说,朱元璋决定放弃定都凤阳,定都南京后,对南京原有的吴王新宫进行改造,明中都中的很多设计规划,都用在了改建南京城的过程中。
△出土的栏板和抱鼓石
而朱棣迁都后修建的北京城,基本延续了南京明城的建筑模式,它“三环相套”的格局、同样是九座城门的设计,更和凤阳中都城的设计神似。“明中都的建设,一来为南京城的改造、北京城的建设提供了蓝本。另外,也给它们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那么,凤阳明中都建好了以后谁来使用,后来又是如何消失的?王志说,“明中都的宫城部分在明代基本就是空置状态,其中有段时间可能关押过建文帝的弟弟和儿子”。1378年,朱元璋将南京定为京师,凤阳随即成为陪都,地位大不如前。到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后,离京师越来越远的中都,更是日渐凋敝。明末,宫城就已经基本荒废,城里的建筑有的已经消失了。清代时将皇城改成了凤阳县城,现在很多凤阳老人还称呼其为“老县城”。不论是皇城还是县城,明中都都在凤阳人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张文颖 /文 储希豪/视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