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延宜(山东)

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中,中国队如愿夺冠,中国队拿到了奥运会女团三连冠。一媒体遂以《国乒女团三连冠巾帼不让须眉女团大写的威武》为题作了报道。其标题中“‘大写的’威武”是眼下很时髦的用法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不管阿拉伯数字,还是所谓汉字小写数字,由于笔画简单,容易被涂改伪篡,所以一般文书和财务票据上的数字都要采用汉字数字大写。“壹贰叁……”这些大写的数字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出来的,陆续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于对经济领域的整饬,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强制性实施完整的大写数字,从而完善并规范了大写数字的应用。屈指数来,已流行了600余年。

除了大写的数字外,“大写的人”也是人们所熟悉所常用的,只是它不像大写的数字那样直来直去,且还是由前苏联“进口”而来的,流行的时间也只有百余年,在我国流行的时间则更短些。

1903年,高尔基写下了著名的散文诗《人》,这首诗思想上揭示了人类与宇宙、自然的关系,形式上还把俄语“人”一词通通大写,用来表示一种理想化的人格。于是“大写的人”便很快在俄语区成了一个十分流行的短语。20世纪五十年代,该诗传入我国。由于汉字不能进行相应的“大写”操作,诗歌中的“人”字便难以处理,但俄语短语“大写的人”已经成了一个常见的习语,于是,翻译时一方面不改动诗歌中的“人”,另一方面直接借译引进“大写的人”这一概念。如此一来,“大写的人”便随着诗歌风靡起来,使得人们开始争相模仿。“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流沙河《理想》中的这句话则加速了人们对“大写的人”的理解与传播。

因为“大写的”是一个强调理想化人物的褒义词,所以大家便开始单独使用起这个修饰词来,并扩大了它的修饰范围。20世纪末以来,一些报刊纷纷使用“大写的”来修饰理想而美好的事物,像“大写的民族”“大写的城市”“大写的履带战车”等等,“大写的”一度成为了具有文化内涵的强调性褒义词。

不承想,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大写的”竟以另一副姿态“风流”了起来,简直成了负面情绪的“宣泄器”:大写的冷漠、大写的悲伤、大写的失望、大写的遗憾、大写的堵,等等。更有甚者,直接将“大写的”与低俗讳词连用,形成极致的消极表达。这些反面用法似乎与“大写的”原本形容美好事物的功用大相径庭了,真是不应该啊!

作者:孙延宜,1961年11月出生,山东省滕州市人。1980年于滕州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入空军一机校,1982年秋军校毕业后,分配至兰空航空兵部队工作,历任师直修理厂军械师,航空兵团定检中队军械分队长、政治指导员,飞行大队政治教导员等职,空军中校军衔,2001年选择自主择业的安置方式转业。喜欢文字,坚持读写,在军内外刊物上发表文章数百篇,现为《大众日报》特约评报员。《乡村精短文学》专栏作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台主编:伍美顺,笔名村庄,山叶子。广西桂林全州人,中共党员,桂林市作家协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家乡》杂志社签约作家;当代作家联盟签约作家;中国寓言文研会闪小说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萧乡文学社作家。已先后在《大鹏湾》、《西江文艺》、《南叶》、《江门文艺》、《打工族》、《打工文学·采贝》、《侨乡文艺》、《嘉应文学》、《三月三》、《文学百花苑》、《家乡》杂志、《花桥》杂志、《天湖》杂志、《幽默讽刺.精短小说》、《广西党建》、《广西人大》、《桂林公安》、《乡镇论坛》、《珠江潮》、《长城》、《萧乡文学》、《乌苏里江》等杂志和《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宝安日报》、《广西日报》、《广西文艺报》、《广西政法报》、《桂林日报》、《桂林晚报》、《桂林卫生报》、《广西电力报》、《玉环日报》、《当代信息报》、《全州报》、《河南科技报》、《桂江风》报、《吴地文化、闪小说》等杂志和报刊以及网络平台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三百余篇。有短篇小说入选作家文库《落花满径》(中国文联出版社)一书和短篇小说精选当代作家联盟《飞鸟的天空》(四川民族出版社)一书;小小说收录《精品小小说》(漓江出版社)一书。现系“乡村精短文学”网络平台主编。

投稿须知:

1.投稿需先关注《乡村精短文学》。

2.投稿微信号:13877397223

3.投稿被平台发表(字数在300字以上的能申请原创的可以获得读者赞赏费),收到赞赏费7天后,赞赏费的80%作为作者的稿酬,其余20%用做平台运营管理。

本文由《乡村精短文学》原创,欢迎长按下面二维码图片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