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静安区退役军人局闻令而动,迅速集结,第一时间派出由9名骨干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奔赴社区“疫”线,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他们中有机关骨干、有退役军人、也有初入职场的应届生,他们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区退役军人局为民服务的初心,诠释着静安机关事业单位“先静者”的内涵。

听党号召 为民办事

听到召集后,各支部的党员们纷纷挺身而出,主动请缨。
支部年轻骨干葛巧娅曾是一名光荣的世博女兵,敢冲敢上、奋勇拼搏的女兵精神早就融入了她的血脉。她说:“身为党员更要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发挥带头作用,只有党员坚持‘沉’下去,党旗才能在疫情一线高高飘扬。”
服务中心的富燕琴也在第一时间冲锋在前。她身形娇小,能量却大:“党员就要主动作为,就要迎难而上,我们责无旁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休一所的吴庆也是第一批“突击队员”,在志愿服务期间她任劳任怨,遇到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她会耐心询问、核对信息,帮他们完成核酸检测;遇到不了解情况的居民,她也会耐心解释,安抚大家焦虑的情绪。“党员要当好人民的主心骨、急先锋和贴心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在全民抗疫中,各级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一呼而应、勇担重任,筑起了防疫一线的“红色堡垒”,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社区服务 战“疫”有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休中心的徐迪凡曾经见过很多次“大白”,这次轮到她穿起战袍,化身“蓝精灵”。“水不敢多喝、厕所没时间去、一站几个小时、喊到喉咙沙哑,这些都是工作常态,但是我们都顾不上这些辛苦,只有尽快完成筛查,才能让居民们放心。”
军休中心的张雨薇是一名应届毕业生,这次社区服务经历让她感触良多。“虽然防护服套在身上很难受,天热时闷热难当,下雨时阴冷潮湿,但是看到筛查有序进行、居民们放下焦虑时,一切都是值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休二所的高琳霏也是初入职场的95后。“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微信、二维码这些我们也更熟悉。我是社区一员,也是这座城市的一员,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她,这也是我们年轻一代的责任。”
看到一栋栋居民楼完成筛查,听到一句句的暖心嘱咐,志愿者的苦与乐,只有身在其中才能尝到。许多居民都说看到这么多工作人员心里就踏实一点,居民的信任让奋战在一线的大家感到了更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冲锋“疫”线 同心守“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休三所的徐军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了,这次他仍然冲在了防疫一线。“这次情况很不一样,要快速组织居民进行核酸筛查,几千人的小区,对组织、协调、应急和后勤保障能力,都是巨大的考验,肯定需要大量的支援,我觉得自己义不容辞。”
服务中心的朱晓敏参与志愿活动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他们都说会照顾好自己,让我放心去帮助更多的人,也是因为他们的支持,让我更加坚定和从容。一个人的力量渺小,但是凝聚起来,就足以发挥办实事的‘大作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服务中心的邬思纯刚加入退役军人局大家庭不久,她也志愿成为支援抗疫的一道微光。“我虽然初来乍到,但和大家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退役军人局要弘扬的就是奉献拼搏的军人精神,志愿服务是这种精神最好的实践。”
正是这些守“沪”力量,筑起了阻击疫情的坚实屏障。
除了下沉街镇助力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外,静安区退役军人局也积极响应号召,按照防控要求,启动“A+B”24小时轮值备勤模式,落实好后勤保障和民生服务工作。

来源:上海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