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设计效果图惊艳亮相。2020年10月10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和游客中心(新馆)概念设计方案面向全球开启征集。最终,来自中建西南设计院刘艺团队原创设计作品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作品在“显”与“隐”“新”与“旧”“分”与“合”之间,寻找巧妙的平衡点,以恰当的姿态回应园区复杂的建筑现状和历史文脉——这是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艺对作品的概括。

显与隐

地景化处理

让建筑消隐式融入园区

“我们在设计体量上不是最宏伟的,但是‘最消隐’的一个。”刘艺认为,博物馆不应只彰显自我,而应符合遗址环境整体的要求。“我们采用了一个斜坡覆土的造型,好像一个从地上升起来的巨大土堆。这是一个相对低调而消隐的建筑。”

据介绍,为了让新馆与现有的一号馆、二号馆充分融为一体,整个新馆在屋顶方面还有讲究,采用了地景化的处理方式,也就是依托结合现有的景观和建筑进行打造,从园区内一侧到鸭子河畔,屋顶逐渐由高到低放缓,直到充分消隐在鸭子河畔。屋顶还将种植一片绿植,与整个园区的植被、水系互相融合。从园区入口处向西望去,整个新馆的地景化处理与一号馆的覆土形体呈夹迎之势,左右呼应。经过这样的处理,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就有了不同的寓意。在面向城市的一面,是谦卑的融入覆土中的姿态,面向园区则是完整的建筑体量,面向鸭子河的一面又呈现出了自然绿化状态。

新与旧

斜坡覆土形态

契合“三星堆”概念

刘艺介绍,在新一代设计师眼里,新馆设计并非意味着对旧馆文化全面颠覆,建筑设计如何体现传承并且从整体风格上保持一致,是他们非常想实现的目标。新馆设计将青铜馆经典的螺旋曲线外墙延续发展,并从三星堆文物中提炼线条,作为三个堆体外形和内部空间的控制曲线。屋顶采用斜坡覆土形态,与综合馆形体左右呼应,形成三个沿中轴排列的覆土堆体,寓意“堆列三星”,使建筑的形体概念同源传承“三星堆”遗址名称。根据现有的方案,整个博物馆将充分由三个起伏相连、相互堆叠的圆弧形建筑构成,立面墙体与二号馆外墙相连环抱一方水潭,形成“三星伴月”之景。

设计团队在土堆正面设计了“古蜀之眼”——“两个巨大的窗口,就像三星堆青铜面具中的眼睛一样。一方面,人们能够通过这个玻璃窗口,感受到博物馆内丰富的活动;与此同时,游客站在大厅内,通过窗口可以看到整个园区、看到遗址公园以及几公里外的发掘现场。”刘艺表示。

在建筑表现上,敦实厚重的立面透出“古蜀之眼”,向遗址区方向眺望,象征着三星堆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是古蜀文明穿越古今凝望世界的隐喻。“眼睛”的位置很独特,朝向遗址区,也朝向三星堆博物馆老馆。人在馆内,通过巨大的眼睛,可以看向整个遗址区,也可以看到老馆,通过这种视线的联系,对望的关系、来阐释文化和时间的主题。

分与合

建筑“化整为零”

形成时空对话

整个建筑以“化整为零”的手法,采用单元式布局,布置游客中心、展厅、库区。“三个单元体旋转26°,使建筑朝向三星堆遗址区,形成‘博物馆’与‘遗址区’之间的时空对话。”刘艺表示。

据介绍,新馆共6个常展厅和1个临展厅,展览面积1.8万平方米,其中固定展厅1万多平方米,还有几千平方米的临时展厅,除了展览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还能和国内国际其他博物馆进行交流展出。

展厅跨度15—30米,一层展厅层高8米,二层展厅层高6—12米,通过楼板局部挑空,为灵活布展预留充分的条件。

新馆在服务游客的同时,也是三星堆学术研究和交流基地,为专业人士提供研究、资料查询等综合化服务。

本报记者 袁弘 段祯 王嘉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