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内蒙一个沉寂多年的小山村。

几辆汽车缓缓地开进来,迎来一波“不速之客”。

他们的到来打破了村庄多年的平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车上下来,几位气宇轩昂的军人。

他们进村就询问村干部的位置,并说他们是来巡查的。

村民一听是首长来了,赶紧带他们去了村干部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长问村干部:村里有没有一个叫于水林的?

村干部皱了皱眉,说有一个叫于水林的人,是村里的流浪汉,不知道是不是领导要找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抱着怀疑的态度,村干部带领一行人来到了一个破旧的马棚旁。

只见一个衣衫褴褛,佝偻着腰的人,正在用仅有的一只手给马喂草。

看到断臂,领导翟文清已然确定,此人正是他要找到于水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急忙上前去查看,看清这人面貌时,瞬间不淡定了,两行热泪夺眶而出,哽咽道:这些年辛苦你了。

断臂人看到来的人,也是呆住了。缓了好一会儿才道:翟指导员!没想到还能够再见到你。

旁边的村干部和村民的疑惑,翟文清一脸严肃地说道,他可不是你们所说的流浪汉,他是咱们国家的一等功臣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此情景,一同前来的村干部及村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首长竟对村里的流浪汉说辛苦了?

他到底是什么人?怎么会在我们这个小山村呢?他到底有怎样的过往呢?身上有什么人们不知道的秘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众人的疑惑,领导身边的人道出了流浪汉隐瞒许久的红色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浪汉”名为于水林,1947年,19岁的于水林加入中国解放军,虽然那时已经击退了日本侵略者,但全国还没能解放。

人民依然生活在内战的水火当中,于水林随部队南征北战,为解放全中国立下赫赫战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全国组织了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得知消息的于水林,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决然的随部队来到了朝鲜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水林被分配到志愿军第45军第352团第3营8连,当时的教导员就是如今来找他的翟文清。

当时只有23岁的于水林平时话不多,但是打起仗来却异常凶猛,在冲锋陷阵的路上,总能一马当先,冲在最前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后获得一等功臣和二级战斗英雄的荣誉,所以教导员翟文清对于水林的印象十分深刻。

1951年的一月份,身处冰天雪地的人民志愿军,迎来了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美军向汉城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水林所在的三营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深入敌后,切断敌人的尾巴,使其首尾不能相连,同时配合主力部队给予敌人最沉痛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营领命,并迅速到达作战指定位置,只是这个时候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千多名敌军,和一百多辆的装甲车及两辆敌军坦克。

面对强敌,指导员翟文清下令全员进入隐蔽状态,以待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观察后,翟文清召集各连长,下达了作战任务。

而于水林所在的八连,接到命令后,于水林知道敌我悬殊大,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在战斗开始后,于水林以一敌百,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战斗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颗手雷炸响后,战斗正式开始了,八连率先发起了进攻,把美军打得措手不及,美军两辆装甲车被炸毁。

慌乱的美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不堪,他们迅速调整阵营,对我军展开了反击。

进入战斗状态的美军是非常强悍的,快速对我军的进攻形成了压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翟文清战前有部署,率先占领制高点,对美军进行了疯狂的火力输出,投下大量手榴弹。

八连也趁机发起猛攻,一时间美军难以招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进攻很顺利,但美军有着强大的机械部队,很快就调集两辆坦克对准了志愿军。

在坦克的火力掩护下,美军稳住了阵脚,慢慢开始了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水林深知坦克的厉害,战士的子弹对坦克基本无用,他们只能被动挨打。

这时于水林主动请缨,主动向班长请战,给他反坦克手雷,让他上去炸了坦克。

要知道这样做,无疑是赴死,看到于水林坚决的表情,也是为了战争的胜利。

班长没有丝毫犹豫,同意了他的作战请求,将两枚反坦克手雷交到他的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水林只身一人带着手雷,毫不犹豫地越过战壕,小心翼翼地向着敌军坦克移动。

班长在后方下令,火力掩护,确保于水林能顺利接近敌军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水林不负众望,顺利接近第一辆坦克后,将手雷投进敌军坦克履带。

一声巨响过后,敌军的第一辆坦克被摧毁。

于水林迅速调整,向敌军第二辆坦克悄悄摸了过去。

只是这次美军已经反应了过来,对准于水林藏身的地方进行了轰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个情况,后方战士也是拼了命,疯狂地向于水林所在方向,对美军发起进攻。

火力成功分散美军注意力,使得于水林再次有了机会向前摸进。就这样,于水林成功将第二颗反坦克手雷,丢进了美军的第二辆坦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轰隆声过后,美军两辆坦克都基本报废了,为了解决坦克里边的人,于水林冲上去将一枚普通手雷丢进了坦克内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意外发生了,这次于水林没能躲开手雷的爆炸。

他的右臂被爆炸的碎片击中,手臂失去了行动能力。

这时志愿军也冲了上来,对于水林的手臂进行了简单的包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包扎过后,于水林继续作战,单手握手榴弹,嘴咬拉环,以这样的姿态俘获8名美军。

震惊了当时在场的所有人,战斗胜利后,一直流血的于水林,终于支撑不住,昏倒了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此战后,指导员翟文清主动为他请功,于水林获得了一等功,同时被命名为“二级战斗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于水林因为右臂伤势过重被截肢。

醒来后的于水林望着空荡荡的手臂,久久不能自语,情绪低落到了极点。

不是因为失去了手臂,而是他知道,再也不能冲锋陷阵了。

于水林为了不拖累组织,选择让自己悄悄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战友来看望他,发现他消失后,多方寻找,不见踪影,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指导员无奈只能向上级报告,他这一消失,就是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战争结束后,指导语翟文清一直心系着这个战斗英雄于水林。

所以每次他到地方去视察,都会向当地村民打听,是否认识一个叫于水林的人。

没想到他多年的坚持,终于迎来了希望,在1963年内蒙的一个小山村见到了他一直心心念的老部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水林战斗英雄的事迹也曝光了,在翟文清的帮助下,于水林在村子里盖了一间小屋。

并且在村民热情的撮合下,娶了一位眼光稍微弱势的姑娘,从此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的先辈有太多像于水林这样的英雄,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一生。

最终不图名与利,选择隐于大众之中,默默地过着朴实无华的生活。

向英雄!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