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去年12月初SAMA先马推出黑钻系列电源产品,首发的便是1000W功率金牌电源,随后又推出750W和850W两个款式,基本可以满足现今主流平台用户使用需求。三款电源均为14cm长度的标准ATX电源,全模组接口设计,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采用主动式PFC+全桥LLC谐振+同步整流+DC-DC结构打造,均享受5年质保(前3年换新,后2年维修)。

本期要拆解的是先马黑钻750W金牌全模组电源KTX-750-1,先马京东官方旗舰店的售价是659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款产品的真实用料做工。

先马黑钻750W电源开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装盒整体银黑色调设计,整体看上去感觉很高档。顶面左侧是SAMA先马、BLACK DIAMOND黑钻的品牌系列设计,中间印有电源外观图,右上角80PLUS金牌认证,下方印有产品卖点标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底部除印有产品卖点外,还有商家以及相关安规认证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侧面也印有产品卖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产品附带的配件有很多,上图的是使用说明书、合格证、四颗固定螺丝以及电源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插头内侧有相关参数,规格为10A250V~,通过了CCC认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还有一个黑色收纳袋,袋子上印有产品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袋子内部是全模组线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源附赠了一个收纳袋,可以轻松放进电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源外壳采用金属板块拼接,十分整齐紧凑,做工很好。外壳表面喷刷黑色磨砂细漆,消光同时防腐防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源以黑色为主色调,两侧梯形区域以及logo标签为白色,整体美观有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身前端设有CPU、PCI-E、主板、HDD、SATA供电插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面设有品字电源插口、电源开关以及风扇启停按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顶部设有风扇,并使用螺丝固定,四端还有固定外壳的螺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底部贴有电源铭牌

型号:KTX-750-1

输入:100-240V~,50-60Hz,12-6A

中国地区使用:

输入电压:220Vac

输入电流:6A

频率:50-60Hz

输出:+12V62A 744W

+5V20A&+3.3V20A 100W MAX

-12V0.3A 3.6W

+5VSB3A 15W

额定功率:750W

广州澳捷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已经通过了CCC、CE、CB认证,以及80PLUS金牌认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测得电源机身长度为150.62m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宽度为140.53m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厚度为86.7mm。

先马黑钻750W电源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拧开顶盖上的固定螺丝,打开电源,全模组的设计,不仅方便电脑组装,还方便了电源拆解与维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扇来自POWERYEAR新鹏洋科技,PY-1225L12S,为12025规格,工作电压12V,工作电流0.2A,采用FDB动态液态轴承,降低磨损,提升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扇一侧固定有导流板,着重为发热区域散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源内部结构一览,正中是滤波电容,左侧为全桥LLC电路,右侧为PFC升压电路,右侧下方为辅助电源电路,底部为DC-DC降压电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部连接开关和风扇的插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外壳中取出电源主板,与电源壳体放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壳内部插座有一块小板焊接EMI滤波元件,内部绝缘板上贴有一块导热垫为同步整流管散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板上面焊接电源开关,共模电感,X电容等滤波元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色为两颗Y电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模电感特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块X电容特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热垫上面的凹坑对应主板上同步整流管位置的散热铜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源主板一览,对应整流桥和PFC升压开关管有独立散热片降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源主板背面,初次级分界明显,大电流走线裸露加锡,增加通流量。主板上共焊接5块小板,分别用于PFC升压控制,全桥LLC控制,全桥LLC开关管,DC-DC降压电路以及输出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源输入端采用导线焊接连接到主板上,保险丝采用热缩管包裹,主板上焊接X电容和第二级共模电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板另一侧的三颗Y电容与谐振电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颗整流桥使用螺丝与散热片固定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拆下一颗X电容,观察整流桥型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X电容容量0.47μF。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流桥采用GBU1508,使用两颗并联,中间夹散热片使用螺丝固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抑制浪涌的压敏电阻和Y电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FC升压电感特写,采用EQ34磁芯,感量300μH,使用绝缘胶带严密包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FC升压电感的散热片上固定着三个管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FC升压管来自东微,型号OSG60R180F,耐压650V,导阻180mΩ,采用TO 220F封装,两颗并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FC整流管来自泰科天润,型号G4S06506AT,耐压650V,127℃下工作电流6A,采用TO220封装,和散热片之间有绝缘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FC控制器单独焊接在小板上,采用虹冠CM6500UNX。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源主电容来自nichicon,GL系列小型化产品,耐热10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容规格为560μF 450V。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容一侧是两个隔离驱动变压器,LLC全桥控制器设置在次级,通过变压器驱动初级开关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LC全桥开关管来自东微,OSG65R380KF,700V耐压的NMOS,导阻380mΩ,采用TO263封装,四颗组成全桥,通过PCB铜箔散热,右下角是谐振电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板背面是LLC变压器与谐振电感。谐振电感上胶带固定一颗电感,用于电流检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谐振电感特写,采用ATQ27磁芯,感量172μH。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变压器输出焊接铜条均流,同步整流管使用四颗MOS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步整流管采用尚阳通 SRT04N016L,NMOS,耐压40V,导阻1.6mΩ,DFN5*6封装,使用两颗并联。预留了一个管子的焊盘,支持更大功率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丝印3009的双三极管驱动器,用于驱动同步整流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桥LLC控制器,采用虹冠CM6901T6X,芯片内置次级同步整流驱动输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输出侧滤波电容一览,使用固态电容与电解电容配合滤波,固态电容规格为1000μF 16V。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解电容来自nichicon HD系列低阻电容,3300μF 16V。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于3.3V和5V输出的降压电路,通过导热垫固定在散热片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降压输入采用两颗16V 470μF固态电容输入滤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降压控制器采用茂达 APW7159C,支持双路输出,分别用于5V和3.3V降压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步降压开关管丝印 018N03S,采用DFN5*6封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源管控IC,点晶科技 PS113A,具备3.3V、5V、12V三路过电压保护以及输出短路保护,用于输出电压监控以及电源控制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于电源控制及电压反馈的光耦,均为EL81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辅助电源电路一览,采用集成电源芯片和肖特基二极管整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辅助电源主控芯片采用杰力 EM8569,内部集成高压启动和软启动功能,具备全面的保护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输出电压反馈光耦,采用EL81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输出肖特基整流管,采用SP1060L,耐压60V,电流10A,TO277贴片封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输出滤波电容,来自nichicon,3300μF 10V。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垂直焊接的输出端子板,采用470μF 16V固态电容用于12V滤波,560μF 6.3V电容用于5V和3.3V输出滤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部拆解完毕,来张全家福。

充电头网拆解总结

先马黑钻750W金牌电源采用标准ATX尺寸,外壳带有电源开关和风扇开关,方便在夜间彻底关闭电脑,消除光污染的同时节省电能。风扇开关可控制风扇策略,适应低噪声平台应用。电源采用全模组设计,针对不同使用场景,简化走线,安装方便。

充电头网通过拆解了解到,先马黑钻750W金牌电源内置新鹏洋FDB轴承风扇,寿命更长噪声更低,支持智能启停。电源使用PFC+全桥LLC+同步整流+同步降压的架构设计,同步整流管使用导热垫连接到外壳散热,提升散热效果。

电源内部采用多块小板焊接,提高空间利用率。电源内部采用虹冠CM6500 PFC控制器,CM6901 全桥LLC控制器,PFC和LLC开关管均来自东微,PFC升压整流管来自泰科天润。同步整流管来自尚阳通,3.3V和5V降压使用茂达APW7159,内置管控IC用于电源输出监测。电源内部使用日系nichicon电容配合固态电容,用料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