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湖石【翔雲】
规格:高78宽42厚20CM

古代赏石注重石之形态。其中江苏太湖地区出产的太湖石、广东产的英石、安徽产的灵璧石以及山东产的文石,俗称四大名石。太湖石,又称洞庭石,主要的产地在太湖的禹期山、鼋山、洞庭山等处,是中国传统的经典赏石,早在唐代即已闻名于世。

太湖地区位处长江下游,水源丰沛,土呈酸性,既是鱼米之乡,也是孕育奇石的良好土壤。太湖石以造型胜,白居易诗句有云:“错落复崔鬼,苍然玉一堆,峰骈仙掌出,罅拆剑门开”,那些权倾天下的达官贵人、富甲一方的商人、孤芳自赏的文人墨客纷纷争在此地建宅置园购石造景,一时间太湖石成为了“上流”社会人士拥石自重、斗富斗派的青睐之物。宋代玩石大家米芾就自己的玩石心得归纳提出了赏石的四大要素,即“瘦、皱、漏、透”,后人赏石皆效宋风,而太湖石集四美在身,理所当然称得上是中国国粹了。

此件太湖石尺寸较大,质地细腻,包浆温润,石色以灰色为主,沧桑古旧。形似祥云,石形成扭转摆动上升之势,如烟霞出岫,祥云升腾,具缥缈氤氲之气。若石生山巅,飞举飘摇。观之有时光暂休,凝于一瞬,成独特舞动之姿。其造型玲珑嵌空,石表孔洞钩连贯通。体形修长,嶙峋俏丽,或藏或露,迂回曲折,尽显太湖石“瘦、皱、漏、透”之经典特征,形奇纹美,圆融灵动,观之神思悠远。灵动秀逸,宛转生姿,极具观赏性。底配以传统明式赏石几座,端庄简洁,颇具文气。

石上款识:徐枋(1622年5月3日——1694年11月7日),明末清初画家。字昭法,号俟斋、秦余山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殉节官员徐汧之子。崇祯十五年举人。入清,遵父遗命不仕异族,隐居于天平山麓“涧上草堂”,自称孤哀子。书擅行草,长于山水画,取法董源、巨然、荆浩,关仝,亦宗倪瓒、黄公望,与杨无咎、朱用纯并称“吴中三高士”。终身不入城市,卖画自食,例不书款,与宣城沈寿民、嘉兴巢鸣盛称“海内三遗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欢迎关注,每日更新家居空间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