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日报3月30日消息,网约车司机王某利用打车软件漏洞,骗取拼车补贴。3月29日,万柏林警方通报,王某已被长风责任区刑警队民警抓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初,一家网约车平台的工作人员向长风责任区刑警队报案称,他们发现网约车司机王某利用平台漏洞骗取补贴。因案件涉及到拼车软件的技术问题,民警反复核查掌握充分证据后,将王某抓获。经查,王某在1年多的时间内,利用拼车软件计费规则漏洞,制造虚假拼车订单127单、行程2000余公里,共骗取补贴6600余元。

目前,王某已因涉嫌诈骗被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核实中。

网约车司机利用平台漏洞薅平台羊毛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早在去年嘉兴市某网约车公司发现,旗下多名签约司机利用平台漏洞,向公司骗取补贴。该公司报警后,15名网约车司机落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某是被查获的司机之一。2019年4月,彭某偶然发现,载乘客到目的地、结束行程时,只要输入附加费金额发送给乘客,乘客点击拒绝支付,公司平台便会自动将该笔附加费,补贴给司机账户。

公司平台对附加费没有审核环节,这让彭某动起了歪心思。为骗取补贴,即便没有产生任何附加费用的行程,彭某也会向乘客发送附加费支付申请,并告诉乘客拒绝支付就行。

2019年4月至6月,彭某通过虚构过桥费、高速费等附加费方式,向公司诈骗19000余元。

“司机自己觉得做得很隐蔽,但实际上公司后台对行程一目了然,事后追责也很容易。”承办检察官表示,之所以无需审核自动补贴,是因为网约车公司跟司机之间签订过违约协议,若发现虚构行为,司机将承担责任。目前,秀洲区检察院受理的这15起网约车司机诈骗案,涉案金额达30多万元。

事发后,彭某和大部分涉事司机一样,主动退还了赃款,并赔偿了12000元违约金,获得公司谅解。

听证会上,秀洲区检察院充分听取人大监督员、人大代表等意见后,综合考虑犯罪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后果及犯罪嫌疑人的认罪认罚态度,对彭某作出不起诉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