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大道-阅江路过江隧道项目总体鸟瞰图。
隧道洞口遮光带方案一效果图,采用折纸概念。
隧道洞口遮光带方案二效果图,采用钢琴琴键概念。
近日,临江大道-阅江路过江隧道将于今年12月动工建设的消息不胫而走。根据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3月中旬挂网的招标公告《临江大道-阅江路过江隧道工程总承包(EPC)及运维服务(三年)》显示,该过江隧道计划于今年12月1日开工,施工工期达1095天,将成为打通琶洲西区(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国际金融城、珠江新城组成的“黄金三角区”之间的交通转换。
根据南都记者在临江大道与马场路节点一带的随机采访,多位市民表示已听闻该隧道建设工程的消息,对未来越发便利的跨江交通表示看好。对于他们而言,长达三年的施工期或对周边生活与出行带来拥堵、噪声等不良影响,希望有关部门尽量有效避免。
选址
串联“黄金三角区” 发挥交通分流作用
作为天河与海珠跨区域交通的一条重要走廊,临江大道-阅江路过江隧道的建设备受关注,也由来已久。
工程初步设计总说明指出,目前,珠江南北的联系通道有广州大道、猎德大道、华南快速、科韵路、车陂路隧道以及东环高速,平均间距约2km,均为区域性南北连通性高等级道路,整体运行已趋于饱和。现有通道以服务长距离、大区域交通为主,就近过江功能不足。
根据广州市总体布局,以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国际金融城、珠江新城融合发展的黄金三角区,是广州最具活力、动力和魅力的经济引擎,是广州率先转型升级的发动机,也是广州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战略平台。随着产业布局的逐步优化,片区一体化发展需求越来越高。
为加快核心功能区的融合发展,便捷紧密的交通联系是前置条件。在现有主通道之间增加过江通道,主要满足核心区块的联系,串联重点功能区,对于提高配套资源的利用效率、打造“一江四区”大CBD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0年1月22日,广州市发改委印发《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琶洲地区发展规划(2019年-2035年)的通知》中提到,现状过江桥梁通行能力饱和,通行延误大,要加快既有规划过江通道建设,新增桥隧加强道路疏通能力,研究落实海洲路隧道的具体路由及施工方案,提升琶洲地区与珠江新城、金融城等重要区域的联系。
同时,市发改委印发《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广州市2020年“攻城拔寨”项目调整计划的通知》,将临江大道-阅江路过江隧道(海洲路隧道)列入广州市2020年“攻城拔寨”项目。
初步设计总说明表明,临江大道-阅江路过江隧道总体根据规划路网的线位进行设计,该线位能最大程度地串联黄金三角区。广州发展核心增长极呈现沿珠江带状发展,珠江北岸临江大道作为连通珠江新城、猎德-潭村居住组团、国际金融城等核心功能区的东西走向城市次干道,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过江隧道的交通集散能力。
此外,珠江(琶洲西区段)两岸现状过江通道为猎德大桥与华南大桥,二者间距约2公里,选择在中间位置的海洲路线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过江隧道的交通分流作用。而且,海洲路作为琶洲西区(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中示范区与配套区的分界道路,承担着集聚区不同分区集散交通的主要部分,过江隧道在海洲路接地能够辐射到整个集聚区。
连接
北岸设两匝道,远期接马场路 南岸接琶洲西区地下空间
临江大道-阅江路过江隧道呈南北走向。根据工程初步设计总说明,从平面布置来看,隧道北岸设置两条匝道,南岸设置四条车库联络通道。工程沿线主要经过临江大道、阅江西路及数条支路,下穿珠江段采用沉管隧道,长度390米。
在北岸,隧道两条匝道西进、东出对接临江大道,预留继续往北的接口。设计图显示,工程远期接马场路,在海明路、平月路口南侧出地面。接上马场路之后,南北方向的车辆不必在临江大道掉头,提升通行效率,也减少对临江大道带来的交通压力。根据设计总说明对重点片区出行量做出的预测,珠江新城、国际金融城、琶洲地区为城市规划中重点发展区域,隧道建成后预计规划年珠-金-琶地区中出行规模由现状250万人次/日增长至461.1万人次/日。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显示,隧道北岸东、西两条出入口匝道建设前后,凯旋新世界等小区屋外噪声强度增大,需采取降噪措施。若采用被动降噪措施,小区住户内安装隔声窗较困难;因此采用主动降噪措施,隧道敞口段加装全封闭式隔声屏。
而在南岸,隧道东侧邻近琶洲西区(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地下空间(含地下车库)。根据项目工程比选推荐方案,隧道主线双向四车道在海洲路接地,地下空间车库设置四条联络通道,两条接海洲路地面,两条接隧道主线。该方案完全满足地下空间项目诉求——既接隧道又接地面,需占用周边地块约820平方米。
设计总说明指出,位于海洲路东侧的琶洲西区(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地下空间将建成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形成以互联网经济为龙头的创新产业集群,成为广州价值创新引领区。其位于广州市科技创新走廊与重点城市功能板块、创新板块和重大交通枢纽中心,毗邻城市新中轴线和珠江交汇处,紧邻广交会展馆,与珠江新城、国际金融城隔江相望,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目前,该地下空间项目正在建设,主体工程包含地下两层,总建筑面积约59000平方米。负一层为商业餐饮广场,配套公共人行步道连接周边建筑负一层及地铁18号线站厅。负二层为停车场,分别在东西设置两个车辆出入通道,东出入通道接阅江路,西出入通道接海洲路,拟与临江大道-阅江路过江隧道相连。
施工
采用沉管预制方案 造价最低工期最短
临江大道-阅江路过江隧道自北往南穿越珠江航道,江面宽约400米,离北岸约100米处为100米宽的航道。
设计总说明指出,目前的水底隧道工程一般采用围堰明挖法、矿山法、沉管法和盾构法等工法。通过对各类施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后,此次过江隧道项目计划采用沉管预制方案,这在国内属首次尝试。
据地质条件与航道条件分析,沉管法具备可行性与合理性,而其建造特点则有以下五点:一是隧道顶的覆土厚度可达到零覆盖,使隧道两岸经济高度发展、社会活动频繁地区的交通疏解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和解决;二是适用功能的多元化以及隧道宽度的增大,达到了大容量机动车的通行和轨道交通高速通行的目的;三是建设期间实现多工作面同时作业,使沉管隧道的工期大大缩短;四是对于沉管隧道水中段的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结构的抗浮问题,使其对地基承载力无特殊要求,有利于该工法在软弱地层中的应用,特别在江河下游地区更适宜用沉管法修建水底隧道;五是在沉管基槽开挖以及沉管托运沉放对接时,需要临时封航;还需选择水流速度较小的高平潮期进行管节浮运、沉放和对接。
在该项目中,综合考虑到工程地处城市核心区,用地紧张、航道水深浅的特点,结合总体小净高的功能需求,390米长的隧道将由四节钢制沉管拼接,沉管在船厂制作钢壳,浇筑部分混凝土,拖运至隧道施工现场附近的码头,浮态浇筑剩余混凝土,然后沉放对接,拼成隧道。其中,浮态浇筑是全国首次运用,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设计总说明也指出,与其他方案相比,钢壳沉管(二次浇筑)方案造价最低,为13.27亿元,工期最短,仅36个月。
通行
分阶段疏解交通 有轨电车需停运10天接驳
项目初步设计总说明指出,由于珠江南岸隧道施工与有轨电车和阅江西路相交,需分阶段进行交通疏解,施工期间在阅江西路节点采用倒边施工的工法实施。
第一阶段首先向南改阅江西路道路,按照双向三车道通行,通过限制车速30公里每小时。根据基坑施工情况,往南调整有轨电车琶醍至南风区间的线路,较现行线路偏移约30米,届时需停运10天进行接驳施工。
公共交通保持现状不变。慢行交通经阅江西路南侧通行。此阶段工期为15个月,其中有轨电车施工为3个月。
上一阶段施工完成后,将围蔽阅江路南幅车道进行剩余段的隧道施工。工期为6个月,本阶段阅江西路南幅封闭,北幅通行,按照双向三车道通行,通过限制车速30公里每小时。有轨电车恢复原线位通行。公共交通保持现状不变。慢行交通经阅江西路南、北侧通行。
声音
市民支持开建隧道呼声高 希望降低拥堵噪声等影响
近日,南都记者来到临江大道与马场路节点的临江大道带状公园一带进行实地走访。可以看到,临江大道-阅江路过江隧道北岸往北可接马场路,直通黄埔大道、花城大道,往来车辆较多。沿江部分为临江带状公园,公园与琶洲隔江相望。
就在一年前,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临江大道-阅江路过江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复函后,南都记者也来到此地走访。附近侨鑫汇悦台小区的七位受访业主中,有四位表示已听闻过江隧道建设一事。有业主向南都记者透露,部分业主担心会因施工而封路两三年,影响日常出行。
而在此次随机采访中,现场多位市民表示已知晓该隧道建设工程,支持呼声高。居住在马场路某小区的刘先生告诉南都记者,从交通层面看,他支持该隧道项目建设,希望未来施工可以尽量降低对附近市民出行、生活的影响,“毕竟施工时长有3年之久”。
市民陈女士表示,临江大道带状公园是周边市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好去处,也是广州城市名片之一,她同样担心施工及隧道建成后对公园产生不良影响,“在了解到这边(北岸)匝口建设正面避开公园后,担心是减少了些,但还希望建设方要充分考虑到隧道建设对带状公园带来的不良影响。”
随后,南都记者采访了附近多家房地产中介,对方均表示已收悉过江隧道建设相关信息,所在公司也较重视隧道建设对周边楼盘带来的影响,整体持乐观态度。
负责该片区楼盘的房产中介李先生告诉南都记者,马场路周边属于天河区核心区,隧道建成后可直通海珠区琶洲CBD,有利于提升交通效率。他也了解到,有业主会担心隧道建设过程和建成后带来噪声等问题。
工程档案
临江大道-阅江路过江隧道
◎北起临江大道,沿线采用隧道形式下穿珠江前航道、阅江路,南至海洲路。
◎路线长约1.3k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为40km/h,双向4车道,采用小客车通行标准。
◎作为天河与海珠跨区域交通的一条重要走廊,临江大道-阅江路过江隧道将串联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国际金融城、珠江新城融合发展的黄金三角区。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实习生 张华亮 林至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