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起,考古工作者一直在试图发现鸡叫城遗址的“秘密”。通过多次考古发掘,这座位于洞庭湖西北澧阳平原上的聚落群遗址,在当代考古学视野下逐渐揭开面纱,向人们展示了其独特的面貌。

3月31日,备受关注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揭晓,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不负众望,成功入围。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湖南省考古学会理事长郭伟民在进行项目陈述时明确指出,鸡叫城遗址考古发掘共有三项重要成果——鸡叫城聚落群三重环壕结构体系、规模庞大的灌溉稻田片区以及大型木构建筑群。这些均为古国时代的独特见证,是中国考古第一次以多维证据链的形式集中呈现了史前古国的独特形态,为理解稻作农业下史前社会复杂化的途径与方式提供了重要资料。

填补中国史前建筑空白

鸡叫城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地处洞庭湖西北的澧阳平原,西南距城头山遗址13千米。该遗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2018年进行系统考古调查勘探。2019、2020、2021年连续实施考古发掘,发掘地点分北区、东区、南区和西区布方,总发掘面积1850平方米,其中2021年发掘面积800平方米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F63正射影像)

一处被标示为f63的大型建筑遗址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发现。这是一个由主体建筑和外围廊道组成的大型木构建筑,室内建筑面积420平方米,加上廊道,总面积达630平方米,距今4700年左右。这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中国最早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基础,其体量大、结构规整、基础保存完好,为中国考古百年首次发现,填补了中国史前建筑的空白,丰富了中国土木建筑史的内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赵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完全更新了我们的认知。”

这处建筑遗址告诉人们,4700多年前居住在澧阳平原的先人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建筑知识,他们在搭建大型建筑时会实现挖好基槽,然后在基槽内垫上又宽又长的木板以增加受力面积,防止柱子在松软的土地上下陷。考古工地的现场,工作人员还在部分木板边发现了抬板时留下的绳索。

(木板边的绳索)

2.2万公斤的粮食仓储

郭伟民介绍,寻找和发掘水稻田一直是田野工作的重点之一,但稻田片区古代水稻田与现代水稻田重叠,早期水稻田不易辨识。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终于在鸡叫城遗址二重环壕以外的西北地区发现了古稻田,年代为石家河文化时期,且已经揭露出的水稻田至少有100平方米,有数层水田叠压,疑似有犁痕、足印。

(谷糠堆积层及显微结构)

2021年1月初,大量谷糠在鸡叫城遗址西区考古工地西北部被揭露,它们的面积达到80平方米,平均厚度达到15厘米,这在全国范围内都非常罕见。通过单位体积的谷糠密度并结合现代水稻加工的调查结果,工作人员初步推算出这80平方米谷糠层所代表的稻谷重量约为2.2万公斤(带壳)。而此次发掘仅窥一隅,勘探发现其实际分布面积还要更大。这样大批量谷糠的出土,说明了在屈家岭文化早期,鸡叫城遗址稻作农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粮食生产能够供养大量人口生存。

4000多年的文明延续

郭伟民认为,海量稻谷糠壳和大型木构建筑的发现,反映出当时的生产能力和社会组织能力都已达到较高水平,为稻作农业视野下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鸡叫城遗址历年发掘区及重要遗迹现象位置示意图)

发掘显示,遗址上最早遗存年代为彭头山文化时期,大溪文化时期再次有人定居,发展到油子岭文化时期,人们开始在村落的外围开掘壕沟,形成环壕聚落,面积约4万平方米。屈家岭文化时期的人们又将之前的环壕填平,并在环壕外开挖城壕,挖掘城壕的土堆在内侧,形成城墙。此后,城墙不断向内外加宽,最终形成了底宽达28、顶宽13.6、高度3.2米,墙外护城河宽30—50米,城内面积15万平方米的鸡叫城城墙与护城河规模。

到石家河文化时期,鸡叫城形成了由城址、城外遗址点、外围环壕与沟渠组成的网状水系及其间稻田所构成的城壕聚落集群,呈现出史前稻作农业文明繁盛的社会图景。

鸡叫城由普通居住点发展为环壕聚落,然后发展为城壕聚落及聚落集群,体现出其具有跨越时间和文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具有极强的内在凝聚力。郭伟民表示,鸡叫城的考古发现,为国际社会认识中国史前文化与社会复杂化进程及文明起源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珍贵样本。鸡叫城依靠自身稻作农业经济的支撑,跨越4000多年完整演进了古文化—古城—古国的全过程。可以说,鸡叫城是从自身泥土和稻田里生长出来的农业文明——这正是中国文明产生的主要途径与方式,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赓续不绝的奥秘所在。

潇湘晨报记者李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