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欧洲中部的摩尔多瓦,西依罗马尼亚,其他方位均与乌克兰接壤,绝大部分国土介于普鲁特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面积约为3.4万平方千米。历史上,摩尔多瓦曾是罗马尼亚辖地,19世纪下半叶被沙俄吞并。俄国十月革命后,摩尔多瓦被罗马尼亚夺回。1940年6月,苏联通过外交、军事双管齐下的方式,再次控制这片地区,并成为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为了防止罗马尼亚势力卷土重来,苏联鼓励斯拉夫人移居摩尔多瓦,这些移民大部分住在德涅斯特河左岸。(简称“德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靠丰富的水力资源,德左成为摩尔多瓦工业中心,贡献了该国GDP总值的40%和发电量的90%。在电力奇缺的苏联时代,德左保证了苏联航空科技研究、尖端武器制造顺利开展,曾被誉为“苏联航空的牛奶”。到了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由于实行错误改革路线,使苏联陷入难以自拔的民族纠纷泥潭中。1989年,摩尔多瓦通过语言法,恢复使用拉丁字母,此举引起国内其他少数民族强烈不满,民族对立进一步激化,成为分裂诱因之一。

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苏联解体已呈不可避免之势。八天后,摩尔多瓦宣布脱离苏联独立,摩尔多瓦人斯涅古尔当选为首任总统。斯涅古尔毫不掩饰对罗马尼亚的亲近感,表示要走“融入欧洲”的道路,这对当地斯拉夫族居民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为防止可能出现的政治歧视和军事威胁,德左斯拉夫人宣布成立“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国”。摩尔多瓦政府坚决反对分裂行径,随后双方爆发小规模武装冲突。1992年,因德左当局不使用新的摩尔多瓦国旗,冲突开始升级为内战,双方均使用了重武器参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战数月,导致双方1500人丧生,最后驻扎在德涅地区的前苏联第14集团军进行了干预,双方才宣布停火。虽然内战结束了,但从此在摩尔多瓦留下严重后遗症,德左事实上保持了独立状态。1994年,摩尔多瓦公民以压倒性票数公投,反对与罗马尼亚再统一,并与俄政府达成了撤军协议。但是,对俄罗斯而言,克里米亚是海上生命线,而德左地区则是连接欧洲大陆的神经。因此,尽管政府与摩尔多瓦签署了撤军协议,但俄罗斯杜马至今没有批准该协议。

由于失去重要工业地区,仅仅依靠农业支撑的摩尔多瓦,经济发展一直举步维艰,成为欧洲最贫穷的国家。德左虽然略富一些,但也是欧洲最穷的地区之一,被认为是武器走私、贩卖毒品、拐卖妇女和儿童的集散地。2006年,德左举行了公投,近39万居民中约有30万人参加了投票,结果有97%的人同意加入俄罗斯。如果俄罗斯同意,德左将成为其一块“飞地”,然而这次公投的结果被摩尔多瓦、欧盟等宣布为非法行为,俄罗斯出于诸多顾忌,并没有采取强行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4年乌克兰内乱期间,克里米亚半岛通过公投的形式,宣布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俄罗斯普京总统随即批准这一请求,这让德左当局又看到了希望。3月18日,就在普京与克里米亚领导人签署入俄条约的当天,德左最高苏维埃主席米哈伊尔再次向俄罗斯国家杜马提出了申请,希望加入俄罗斯。不过,这一次还是被俄罗斯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