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人们见面第一句话不再是“你好”,而是会说“你核酸了吗?”。没错,目前的疫情成为了大家最关心的内容。每天早晨睁开眼睛拿出手机,看看本地是否有新增、自己家所在的位置是否安全成为了很多人的流程。

被隔离、要居家,自然就会想到吃饭买菜这些基本的民生问题之前上海突然爆发的疫情,让一颗77.9的大白菜上了热搜。可能白菜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可以卖到这个价格。那么高价白菜背后透露出什么问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晒出了一张大白菜的照片引起热议,并不是这颗白菜长得有多特别,而是它的价格格外引人注意,77.9元一颗,单价是32元一公斤。白菜的重量是2.436公斤。

在很多人印象中,白菜一直是市场上最便宜的菜,最低的时候几毛钱一斤,最贵也就是1-2元一斤,但因为疫情的影响,蔬菜的供给紧张,让白菜的价格翻了十几倍、几十倍。同样上涨的不仅仅是白菜,其他蔬菜的价格也都发生了上涨的情况,只是和白菜相比没有这么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物价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正常情况下,物价产生波动是三个方面的因素:通货膨胀、供求关系、成本。疫情期间,由于有很多特殊性和突发性,出现上涨的原因就需要具体分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膨胀的原因:疫情期间,很多企业、单位都实施了居家办公,对于蔬菜的生产、运输行业来说,源头的生产会减少,成本不断增加,所以需要有大量的金钱来维持流通。当金钱的购买力被稀释后,物价也就出现了上涨的情况。这是通货膨胀的基本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求关系的变化:当消费者对某一样产品有较大的需求的时候,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供应商会通过抬高价格来获得更多的利润,消费者为了获得产品宁愿花高价购买,导致价格不断上涨,形成恶性循环。成本变高:除了物品本身的成本,还需要加上人工费用、运输产生的费用、售卖过程中的风险承担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疫情期间物价增长还有特殊性

成本不断增加:疫情期间,人工费用、物流运输费用都会增加,让产品本身的成本增加。而且因为大量消费者居家无法外出采购,造成蔬菜的损耗,也导致成本不断增加。比如这次的大白菜,成本价是2块钱,卖价可能是3-4元,但因为买菜的人少或间隔时间较长,导致白菜腐烂损失了50元。那么成本就会从原来的2元变为52元。想要收回成本减少损失,供应商只能通过涨价来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费者的心理变化:担心不能外出无法买菜等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在可以采买的时候会增加采买的数量,甚至发生抢购的情况。大家相同的心理和行为,造成了供求关系变化,让商品出现了缺货的情况,而这种缺货又会造成未买到的人的心理恐慌,会增加自己的需求,供应商看到这个现象,即便是涨价消费者也一样会买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法正常流通:如果是在乡村生活,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但在城市生活,离不开社会的一体化。如果交通运输出现了问题,那么会影响一条线的供应。疫情期间交通运输必定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供求关系,让成本不断增加。

源头供应受影响:疫情影响让种植业也会受到冲击,没有人工完成蔬菜的种植、采收、装箱等工作,影响蔬菜供应的失效。即便有人工,也会因为疫情导致人工工资提升,从而增加了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因为疫情,影响的除了蔬菜还有哪些方面?

旅游业:因为疫情的影响,大家都不能外出旅游,景区、酒店都受到了直接的影响,甚至都选择了关门休息。旅行者也是直接选择放假,包括导游的个人收入也是有直接的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在没有疫情之前,旅游业每年为国家产生的收益还是比较可观的,也有很多人因为旅游业获得了工作和收入。影响的不仅仅是大家看到的导游、旅行社、景区,还有景点所在的城市也会有直接影响。特别是那些依靠旅游业作为城市主要经济来源的城市,更是有断崖式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餐饮: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吃,正常餐饮业的行情是比较好的,但因为疫情原因,大家都不能外出就餐,甚至外卖也被迫取消,而餐饮业的房租、水电等费用是一直存在的,对于做餐饮的商家损失是比较大的。如果只是一个月两个月的时间还可以靠手里的积蓄维持,但持续时间太久还是难以承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民工:如果从日常生活来看,生活在农村可以自给自足是不错的,但从收入上看是有影响的。很多农民工的收入是到城里打工或在家务农。因为疫情影响,城市很多生产都停止了,自然也不需要农民工,而且各种交通工具都因疫情受到影响出现停运,想要外出也不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人:从各个行业来说大家都会受到影响,如果具体到每个人,也是有影响的。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确实在提高,同时提高的还有负债。大家身上背着房贷、车贷,因为疫情原因收入骤减,而这些债务是仍然存在的,对于个人来说心理压力、经济压力巨大。同时面对疫情的恐慌,总体来讲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面对疫情,我们应该怎么做?

做好个人的防护无论病毒怎样变异,传播的途径都是类似的,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听从国家的统一安排,让隔离就配合隔离,让居家就居家。如果外出需要佩戴好口罩,回家做好消毒工作。注意个人的卫生和消毒工作。避免或减少到人员密集地区,日常饮食保证食物彻底煮熟,避免生食、不能吃的野生动物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不造谣、不传谣:关于疫情的各种消息都在传播,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恐慌,作为普通群众,能够把谣言阻止就是对疫情做出最好的贡献。

不发国难财:疫情面前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维护,不要趁机动歪脑筋,哄抬物价或投机倒把,特别是对口罩、生活用品、蔬菜水果等物品价格的盲目涨价。疫情期间成本上涨可以理解,但趁机发财就是不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情况多么严峻,只要我们始终相信国家、相信无数默默奉献的医疗工作者,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疫情期间,多个方面都会受到影响,但无论情况多么紧急,群众的吃喝问题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大家不要盲目哄抢、屯菜。如果白菜的菜价确实比较高,可以选择其他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