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说话早晚,既受先天的语言天赋影响,也跟父母的后天培养息息相关。每个宝宝天赋不同,每个家庭条件不同,造就了每个宝宝开口的不同:有的宝宝开口很早,七八个月的时候就会喊爸爸妈妈,似乎不怎么需要学就开始学会了语言的表达;反之有的宝宝开口很晚,总是习惯性的沉默,家长怎么费工夫教孩子都事倍功半。作为家长,我们要有耐心等待孩子慢慢长大,但同时我们也要持续观察孩子的点滴成长。当孩子已经两岁,还只会说一些简单的叠词,不能完整地说出一句话,家长就必须引起重视了!

毕竟,孩子3-4岁的时候,就要上幼儿园,没有掌握一定的语言,不会听也不会表达,这是非常糟糕的,关系着宝宝能否顺利入园,能否慢慢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能否获得其他小朋友和幼儿园老师、保育员的喜欢。而且, 2-3岁这个阶段是孩子语言能力突飞猛进的黄金时期,爸爸妈妈们只有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才能帮助他们打开绚丽多彩的“语言宝库”,语言发育略有迟缓的孩子更是如此。

如下,竹妈就和大家一起来说说,应对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的五个有效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法一、不讳疾忌医,及时去医院排除听力障碍

竹妈之前曾看到一个报道,有个非常可爱的小朋友,3岁还不会说话,也很少回应家长的对话。一开始家长以为孩子是“贵人语迟”,慢慢长大就会好,结果后面发现宝宝是先天性重度耳聋,只能看而听不见,自然也就无法开口说话。由于发现的时候孩子已经4岁,家长在给孩子植入人工耳蜗之后,还带孩子到特殊学校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才让孩子慢慢学会说话。

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2岁的孩子经常使用的词汇还不到20个,并且不会综合使用,或者家长发现跟孩子互动的时候孩子几乎没反应,有听不清或者听不见的“嫌疑”,那家长一定不要讳疾忌医,而要带孩子到儿童医院做听力测试,以排除孩子是否存在听力障碍。因为有一种情况是:孩子因为听不到,所以不会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法二、不介意孩子用手语,用鼓励帮助孩子克服语言障碍

一个语言能力发育不良的孩子,他并不是不想说,而是想说却说不出来,内心其实是很沮丧的。有的孩子因为说不出话,只能用越来越频繁地发脾气来宣泄情绪,让自己的挫败感有得释放,这时候家长一定要用语言之外的其他方式作为辅助,先保证家长和孩子的畅通无阻,再慢慢教孩子说话。

使用手语,就是一种很不错的辅助交流的方法,能满足孩子的表达意愿,帮助搭建孩子和家长的沟通桥梁。比如,当孩子模仿用杯子喝水,并且用这样的举动向你表达他想喝水的意愿,虽然只是做一个动作而不是说出来,但这表明孩子已开始知道:想要喝水,就不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一定不要用“激将法”指责孩子不说话,以免加重孩子的挫败感,适得其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法三、多管齐下,帮助孩子加强口腔肌肉的力量

现如今咱们的食物越来越精细化,辅食机可以轻松制作肉泥、果泥,不少宝宝在享受各种美食的同时,由于吃的食物过软、过细、过小,孩子的口腔肌肉得不到足够的锻炼,口腔肌肉协调性不够,孩子还不知该如何配合使用它们,以致于话说不出口。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症状,应该针对嘴唇和口腔肌肉进行相应的训练,使他们强壮起来:

·偏爱糊糊状的食物;
·吃东西的时候总会有汤汤水水流出来;
·平时总爱流口水;
·经常用嘴呼吸。

如下三个针对性的训练可帮助孩子加强口腔肌肉的力量:

吸面条:用筷子给孩子喂面,或者让孩子抓着面吃,然后用嘴把面条吸进去,吸面条的时候需要口腔肌肉用力,自然肌肉的协调性也得到锻炼。

使用吸管:宝宝1岁以后,可开始喝牛奶、酸奶,会有很多使用吸管的机会,家长不要错过这个锻炼口腔肌肉的机会,应鼓励孩子尽可能地多用力。

吹泡泡:吹泡泡是非常有趣的吹气训练,也是很好的亲子互动方式。家长给孩子买一台泡泡机,和孩子比一比谁吹的泡泡比较大,也可以追着孩子吹的泡泡跑,十分有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法四、说话有方法,寓教于乐对孩子进行语言启蒙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爱自己的父母也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家长能够很好将这两个天性灵活运用,在跟孩子讲话的时候稍加注意,带着孩子一起开心玩,不知不觉中把语言学会了,那就是非常好的寓教于乐的语言启蒙

首先,家长一定要注意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适当调整自己的语句、语调、语气。跟孩子说话时语句尽量简短一些,语气平和一些、咬字清晰一些,让孩子听得懂、听得清、能模仿。如果家长老是跟孩子讲一些复杂的长句,孩子get不到,她就会渐渐失去说话的兴趣和信心。

其次,家长可运用一些技巧,“诱导”孩子说话。比如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故意让孩子来填空,等孩子能够很好地完成越来越多的“填空”的任务时,他掌握的词汇也就越来越多了。再比如,家长模仿动物的叫声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办法,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愿意练习一些很难发出的音。例如,如果孩子发不好辅音“s”,你可以让他模仿蛇的声音“咝、咝”。如果发不好辅音“P”,你可以在每天带他出去玩的时候,告诉他“跑、跑”。

最后提醒家长们,在教孩子发音、学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放低姿态,尽量保持和孩子同样的高度,让他能够看到你的唇型,懂得如何去开口。并且,哪怕孩子发音不准确。也千万不要反复纠正孩子的发音错误,父母要做是让孩子努力地和你交流,哪怕一开始他的发音有些不准确也没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法五、尊重孩子性格特点,引导内向型的孩子训练

对于语言发育相对迟缓的孩子,看似输在起跑线的他们,其实很可能将来语言能力更出众,厚积而薄发。很多说话晚的孩子其实都比较早慧且性格相对内向,更早会察言观色、更早懂得害羞、更早在意他人的看法,所以他们“不打无准备的仗”,虽然心里知道是什么样的情况,但只有在很确定自己的发音正确、讲得清楚的情况下,才愿意开口。

孩子的性格与生俱来,当我们发现孩子更多是因为害羞而不愿意说话,我们能做的就是两件事:一是不断跟孩子说,帮助孩子增加词汇量,让孩子对一些词语的熟悉程度越来越高,慢慢他就会愿意多说话,并且越来越好了。二是适当进行一些语言方面的训练引导,特别是对于一些讲话不太多,而且表达很简单的孩子来说,需要家长把一些句子进行扩充,把简单句变成复杂句,多花些功夫手把手教孩子。

希望我的分享对您有帮助!我是竹妈,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80后妈妈,愿每天与您分享育儿经验,沟通育儿情感,喜欢我的朋友请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