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十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到团组”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倾心交流,共商国是。其中“农村”“农民”是他三番五次反复谈的话题。

为什么要反复谈“农”事?

首先是因为他深厚的农村情结、人民情怀。诚如他2014年在贵州代表团的讲话那样:“我这个人呢是有农村情结的,我今天看到贫困地区的老百姓,确实是从内心同情他们,我们作为共产党人,一定要把他们放在心上,真正为他们办实事,否则我们的良知在哪里啊?!”2020年到政协经济界委员组谈话时,也说道:“我们这一代人啊,都有一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

其次是因为“三农”是现代化建设最薄弱的环节。早在“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就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诚如2015年他在广西代表团所说的那样:“这些年我一直到一些贫困地方去。我要看的就是一些能够真正代表贫困的这种贫困地区。你们各级领导也唬不了我,我就是从贫困地区出来的,那个什么样的我都知道。”察真贫、访真贫,才能动真情、出实招。诚如他2016年在湖南代表团讲的那样:“走到十八洞(村)的时候,我就发出这样的感触,我说这个要精准(扶贫)。”正是因为有了精准扶贫的关键一招,我们才得以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第三,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需要持续加强。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自此,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的“三农”工作成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再次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这是我们党顺应工农城乡关系演变和现代化建设规律而作出的重大战略路径选择,是新时代“三农”发展的最强音。是的,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是迈向新发展阶段的基础支撑,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生动注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动力源泉。

当然,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现实问题。比如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产业扶持不持久的问题、基础仍然薄弱急待加强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坚持少取多予、做好放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就一定能续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印发。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十九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驰而不息重农强农的坚强决心!

“我经常到一些贫困地区去,到农村去,我总说一句话,我说你们还需要什么”……习总书记的话还在耳边久久萦绕。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让我们迎着春光,在“一号文件”的引领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奋力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