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大洪八景”赞诗

作者:徐厚冰

皖南广德,山清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大好河山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竞折腰。然而,有一座山却被人们遗忘,它就是自古有名的尖山,而且在其山脚下的朱村,还有鲜为人知的“大洪八景”。

来源:小度旅游

尖山,位于广德市杨滩镇月湾社区朱村村大洪(保),毗邻宁国市。尖山自古就是一座名山,历来州志均有记载。《明一统志·卷十七》载:“在州城南七十里,众峰环绕一峰,巍然如书空之笔,傍山皆巉岩之石,石上有水一泓,初无泉脉,旱不涸、雨不溢,山下多飞泉、白石之胜。”《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九》亦载:“又有尖山,亦在州南七十里,众峰环绕,一峰如笔,清泉白石,最为佳胜。”

其实,早在北宋时,人们就知道尖山有胜景,而且还吸引宁国龚氏迁居到尖山脚下大洪。据《龚氏宗谱》载,后晋时,桐川龚(拱)氏始祖延万公同父避祸,路过广德州尖山下大洪,见“风景希奇,雅静幽深,叹曰:‘安得宁居若此方耶!’”宋庚申年,先祖杰公遂迁居大洪而址。

龚氏先祖杰公迁居大洪傍尖山而居,见尖山是宁国那边的山脉延伸到广德的落脉之处,傍依白石山(又曰桐山)、四峰山、成道山、铜山,绵延几十里。“山势磅礴,奇峰秀丽,层峦叠献。”他见大洪山清水秀,游鱼细石,美不胜收,罗便列有:大洪佳境、黄杜旧迹、阁下禅林、高峰耸秀、白佛神坛、铜山毓异、后岭樵歌、前村牧唱等“龚氏八景”,又称“大洪八景”。并赋有“八景”赞诗:

(一)大洪佳境

洪都胜概镇桐川,堪题日月并高悬。

山出画如鸣凤岭,池成不让隐龙泉

秀甲千里拥住气,运转三阳绕瑞烟。

共言南国招贤地,惟愿宁馨着祖鞭。

(二)黄杜旧迹

古迹潇潇一境幽,自昔由来不计秋。

耕溪流水历虞夏,板桥要道阅商周。

山色瞳瞳常不改,烟光处处永不休。

时人若问住何处,却与大洪总一丘。

(三)阁下禅林

翠阁重重拂瑞云,概世禅宗第一林。

香剥从来霞外赏,灵台岂是世中情。

燃光夜透冲银汉,炉气晨飘捧帝心。

清静寂寥人境外,臣府惟闻钟磬音。

[注]阁下寺,明洪武年间重修,康熙癸亥年(1683)再修,乾隆年间复增大佛三尊。今无遗迹。

(四)白佛神坛

法力无边显上方,圣像巍巍似玉妆。

辉腾凤华瑶台烛,瑞鸟金炉保篆香。

一方敬畏菩提路,合社钦崇护法场。

祀典绵绵隆香火,福地神居万古扬。

[注]白佛殿,位于长溪都琳塘(今杨滩镇琳塘村),始建于宋,明太祖时重修,嘉靖甲申年(1524)再修。大殿内供白佛一尊、东西各供罗汉像九尊,五圣殿供奉圣像五尊。另外建有神坛,香火不绝。于今无存。

(五)高峰耸秀

万丈奇峦接太空,堂堂古利镇其中。

翠霭常含三月雨,氤氲不散四时风。

色芬瑶草浓连淡,杳细琦花白复红。

护镇此方显灵瑞,钟秀浑如泰岳同。

(六)铜山毓异

望望孤山势昂昂,含灵毓秀赛昆岗。

苍松拂地调莺语,翠竹凌天引凤祥。

名类圭璋生景色,声同金锡有辉光。

重峦叠嶂魁东岳,留镇洪圩日正长。

(七)后岭樵歌

曲径通幽花木深,荷肩樵子集春阴。

陌上无心冀北关,林前不觉动南熏。

风飘律吕相如切,日映关山几度鸣。

圣化遥渺无击壤,堪闻胜地有余香。

(八)前村牧唱

遥望庄村列障前,耳听章声杂管弦。

呼类分茅消舜日,引童扣角乐□□。

浩歌有韵舒心籁,短笛无腔信口宣。

郊原伴犊有如此,总是洪川景致妍。

郎川痒生姚鹤林题有《八景总韵》环观佳境四山连,旧迹由来自古宣。毓秀铜山盤龙□,耸翠高峰插碧天。佛寺禅林称仙境,牧唱樵歌乐自然。龚氏相士居此地,宜炽宜昌亿万年。”

《龚氏宗谱》又载,明万历四年(1576)十一月,塾生万应燧撰写了《四景旧诗》四首:

(一)鲫鱼古石

天生奇石在溪中,却是鲫鱼形一同。

鳞潜每随波上下,尾汪不离水西东。

利刀难割升烹鼎,数罟焉劳八钓笼。

多少渔人频络绎,临溪羡赏一场空。

(二)板桥要道

两岸中流一脉空,长虹直接四方通。

当年不负相如志,昔日会扬翼德功。

来往行人无阻滞,东西商贾任从容。

几回车马雄声动,惊起鱼龙透九重。

(三)丫塘晚沐

洞林酷暑思意凉,农人晚浴向南塘。

拨开水底星光散,汤破波心月影藏。

鱼跃鸢飞情洒落,凉生暑退性舒张。

浴罢咏归心地泰,尤美源头活水长。

[注]丫塘,即丫塘冲,乾隆年间村口建有土地庙一座。

(四)碧婆寨基

四围山碧好提防,昔已兴戎到此方。

士卒空留先日计,刀兵枉惜旧时强。

猿愁鹤泪悲杀气,雾障烟迷见武光。

将军战马今何在?于今只见道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