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辛集市境内的古城遗址
许书斋
河北省辛集市(束鹿县)西汉郻[qiāo]县地,东汉改为鄡[qiāo]县,北齐改曰安国县,隋于此置安定县,后改为鹿城县,唐改为束鹿县,宋、元、明、清一直到1986年撤束鹿县设立辛集市。全市总面积96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辖7乡8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44个行政村,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辛集市(束鹿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5000年前这里就有黄人在黄丘(在今辛集市双丘村)周围居住和生活。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冀州、兖州、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束鹿县地域属于华夏九州之首的冀州,束鹿县的建制历史超过了2200年,最早建制是在汉高祖六年(前201年) 置贳侯国(侯国,相当于县一级的行政单位)。
在束鹿大地历史上小城众多,或称为国,或称为邑,每个小城都有一段历史和故事,挖掘和研究古国历史,对于繁荣束鹿历史文化,意义重大。目前已知的就有七座古城的遗址,因为鄡[qiāo]城是鄡县(汉代到北齐时束鹿县称鄡县)的县城,虽然现在属于河北深州市,但与束鹿渊源较深,故也加以介绍。
1、贳[shì]城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三月封齐合侯傅胡害为贳侯,置贳侯国(相当于县),都城贳城,属巨鹿郡,这是辛集市境内历史上第一个侯国(县)。贳侯国传四世,元鼎元年(前116年)国除改为贳县。更始元年(23年),宋子(今赵县)人耿纯率宗族宾客2000余人到贳城迎刘秀。刘秀命耿纯为先锋,收复宋子。更始二年(24年),刘秀攻取贳县,即此。《太平寰宇记》云:贳城,汉为县,废城在今束鹿县西南。现在大车城村北士丘为贳城古城北门及部分土城墙遗址。
贳城古城遗址在今河北省辛集市大车城村。
2、鄡[qiāo]城
鄡城,千年古城,曾做过侯国都城、县城、深州治所、饶阳郡治所。
西汉文帝元年(前179年)封齐王舅驷钧为靖郭侯,后来封地迁徙到鄡,驷钧封鄡侯,都城鄡城,属钜鹿郡。后改为郻[qiāo]县,东汉时改郻县为鄡县,更始三年(25年),刘秀在鄡县打败了铜马军。北齐时(556年)改鄡县曰安国县,县治移到了安国城(今辛集市安古城村)。《通典》曰:汉鄡城在深州鹿城县东。
唐先天二年(713年)分饶阳县、鹿城县部分区域置陆泽县,县治鄡城,属深州。宋雍熙四年(987年)废陆泽县。唐朝裨将张兴(今辛集市旧城人)即为坚守此城而战死。
鄡城古城遗址在今河北省深州市旧州村。
3、安定城
西汉本始元年(前73) 封燕剌王旦次子刘贤为安定侯,置安定侯国,都城安定城,传二世。后汉省,属巨鹿郡。《旧唐书》载“束鹿,汉安定侯国,今县治西七里故城是也。”
辛集市北章村位于束鹿县的老县城旧城西七里,北章村1937年分为孟章、李章、刘章,马章四个村。孟章村北有一个大土堆,上世纪七十年代取土时在土堆下面发现了一座砖砌的汉代古墓,并未破坏,后填埋至今。孟章村贾秀拴老医生说:“1979年社员赵占民在孟章村东南的地里挖土时发掘出了汉代的古墓,出土了陶罐、铜钱、谷物等陪葬品”。从这二座古墓的历史来看,此地附近应该有比较大的汉代古城。村民传言古城应该在老北章村的刘章村。
安定古城遗址在今河北省辛集市刘章村。
4、乐信城
乐信城是乐信侯国都城。西汉神爵三年(前59) 封广川缪王齐七子刘强为乐信侯,传三世。后汉省,属巨鹿郡。《大清一统志》云:乐信废县,在束鹿县,西汉神爵三年封广川缪王子强为侯国,属钜鹿郡,后汉省。
乐信古城遗址在今河北省辛集市路过村。
5、西梁城
西梁城为西梁侯国都城。西汉神爵四年(前58年)三月乙亥封广川戴王文三子刘辟兵为西梁侯,传三世,属信都国。后汉省。应劭《地理风俗记》曰:扶柳县(今冀州市扶柳城村)西北五十里有西梁城故县也。《太平寰宇记》束鹿县,今县南六十里有西梁城尚存。
西梁古城遗址在今河北省辛集市西城村
6、鹿城
鹿城古时南临大陆泽,故名陆城,也称鹿城,陆路和水路交通便利,自古为商业巨镇,贸易盛行。从公元586年至公元1622年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历经1036年,是名符其实的千年古城。隋开皇六年(586年)鹿城为安定县治,开皇十八年(598年)鹿城为鹿城县治,唐天宝十五载(756年)鹿城为束鹿县治,明天启二年(1622年),县城迁到新圈头市(今辛集市新城),称“新城”,为区别新县城,旧县城鹿城改称为“旧城”。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隋开皇十八年改为鹿城县,取县东故鹿城为名也。清代《城隍庙重修碑记》记载:“鹿城之西北隅,城隍庙在焉,盖与邑城同创建者也”。
鹿城古城遗址在今河北省辛集市旧城村。
7、安国城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改鄡[qiāo]县为安国县,县城迁到安国城,这是安国城第一次做为县城。隋开皇六年(586年)改安国县为安定县,县治移到鹿城(今辛集市旧城村),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安定县部分区域置晏城县,县治在安国城,这是安国城第二次做为县城。大业初(605年)废入鹿城县,隋末(618年)复置。《读史方舆纪要》云:“晏城废县在县西。”《地理今释》云:“束鹿地是晏城,唐时尚有。”唐武德五年(622年)十月初六,刘黑闼军(窦建德余部)在晏城被唐右武侯将军桑显和打败,刘黑闼军盘踞的晏城城破,晏城县也即废除,再次并入鹿城县。
后来,安国城俗讹“安固城”,清末光绪年间安国城改为安古城。
安国城遗址在今河北省辛集市安古城村。
8、新城
新城原是一个小村,名新圈头市。明天启二年(1622年),滹沱河淹没束鹿县县城鹿城,衙署庐舍皆冲坏。不得已县城需搬迁另建,直隶抚院棠邑张公凤翔相新圈头市而城之,邑人谓之新城。明天启四年(1624年)知县张履端将新圈头市、河上集和小西天围成一城。新城从明朝(1622年)到中华民国(1939年)做为县城长达三百多年,是束鹿县历史上时间较长的老县城之一。
新城在今河北省辛集市新城镇北街村。
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1982年版)中错误的标注有:贳城在宁晋县境内(注:应在今辛集市大车城村);鄡城在新城东北二十里的深州市(注:应在今深州市旧州村);西梁城在束鹿县大车城村(注:应在今辛集市西城村);乐信城和安定城标注大概差不多,但也有误差。虽然标注地点错了微乎其微不影响大局,但《中国历史地图集》代表的是权威,所以对标错地点的区域,造成的错误影响却是深远的。究其原因是谭其骧先生领导的编制机构由于误解古籍史书而出了许多错案,对史书记载的时间上限和下限以及地理方位没弄清楚,没有按古籍史料考读,自安故目,致使其很多内容都是值得商榷的。若循《水经注》所述,沿途详考,许多地名可寻,许多错案可纠,也就避免了误人子弟。由此可见治史更需严谨,不能人云亦云,让后人不知所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附:辛集镇
古称廉官店,历史悠久。明朝时与彭家庄、李家庄、王家庄、七家堂合并,称为新集,清改为辛集。同治二年五月(公元1863年)修筑寨墙时,又将邻村高卜营圈入寨内,同治末年与辛集合并。辛集镇自古为全国重要的皮毛聚散地,享有“直隶一集”之称。1925年6月25日辛集镇改称辛集市,后撤销。1945年10月9日将辛集镇和周边村庄合并设立辛集市,1949年9月束鹿县政府迁至辛集市。1949年10月26日辛集市改为辛集镇。
辛集镇自1949年9月至1986年3月是束鹿县人民政府驻地,1986年3月至今为辛集市人民政府所在地。
参考资料:《河北省辛集五座千年汉代古城今何在》、《辛集市千年古城旧城》、《辛集市志》、《束鹿县五志合刊》、《河北省辛集市历史沿革及治所变迁》、《读史方舆纪要》等。
2022年3月30日于云涛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