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胡葆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业到2021年,才刚刚打下基础,真正的好日子从2022年才开始。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胡葆森建业似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文|刘维

编辑|吴桐

近日,建业集团与万达集团搭上了线。愚人节当天,建业与万达就旗下商业项目运营权合作达成一致。

建业住宅集团有限公司将全部商业项目以整体运营管理模式,与珠海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万达商管将会全面负责这些商业项目的招商、对外租赁、运营和物业管理。

对于双方合作,建业是这么对外解释的:

通过此次合作引入优质的专业商业项目运营商,极大提高了商业不动产项目资产运营的效率和收益水平,同时起到了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财务效果,这与建业地产一直以来的去库存、盘活不动产的做法高度一致。

此外,也有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说,建业全部商业交由万达运营,无疑是王健林“鲸吞”了胡葆森。

但要知道万达也有1500多亿的负债,刚刚从负债泥潭爬出来的王健林,又怎么会做出吞并的举动。

说实话,建业与万达的合作,无非是山穷水尽的建业,抓住的一颗救命稻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2022年3月7日。四处借钱的胡葆森悄悄抵京,在饭桌上和王健林说想借7个亿,只要本周能到账的,什么条件都可以谈。

淋过雨的人,才懂在雨天为别人撑伞。曾经靠甩卖资产渡过难关的王健林,命令万达那一周必须付款,而代表是建业已经抵押出去的几个商业项目的十年经营权益。

所以并不是王健林想要趁火打劫建业,也不像建业说的提高商业不动产项目资产运营的效率和收益水平,真正的原因就是建业的胡葆森缺钱,那句“什么条件都可以谈”不就说明了一切。

说实话,建业的艰难是超乎很多人预料的。即便河南楼市已经开闸,即便建业今年销售业绩有所回暖,即便先后牵手中海、电建达成战略合作.

但眼下的胡葆森唯一需要的就是现金。

庞大建业帝国,拿不出7亿

庞大建业帝国,拿不出7亿

翻开建业的商业图谱,胡葆森不仅手握三大上市公司绝对股权,旗下房地产开发公司更是多达198家。不仅如此,建业集团还有农林牧渔、公用事业、社会服务、文化传媒、建筑装饰等不下30余家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建业地产,在河南可谓是家喻户晓。有河南人说:“在河南每卖9套房子中,就有一套是建业的。”深耕河南29年的河南建业,也获得了“河南王”的称号。

据悉,转让给万达商管商业项目,零零总总算下来一年也有大约2亿的营收。十年算下来的话便是10亿,仅仅以7个亿的价格,就转给万达商管不要太亏。

可在时运艰难的年月,一分钱都能难倒英雄汉,更何况是7个亿。

但比较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像胡葆森这样,一位庞大商业帝国的董事长,亲自四处筹钱,还说出“只要本周能到账的,什么条件都可以谈”的话,着实让人替建业真实经营情况担忧。

要知道建业为了恢复市场信心,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过不差钱。

如在去年那封求助信流出不过几个小时,晚上22时30分,建业集团就召开了线上沟通会。与求救信中的“卖惨”形象不同的是,在沟通会上,王俊传达的意思却是“建业其实不差钱”。

过了没有几天之后,河南出台《河南省支持企业加快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经营十条措施》提出,加快退税和依规缓税、顺延房地产项目交付期限、加快清理政府欠款等。其中七条,都曾在建业的报告中出现,与建业的“求救信”高度重合。

建业集团对外表示:“目前建业多数业态和业务已恢复到正常经营状态、加速回暖”,甚至“不差钱”。如今已经沦落到董事长亲自上阵借钱,现在来看那句“不差钱”着实有些打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曾经的建业而言,7个亿真的只是云淡风轻的7个小目标,但现在却成了救命的钱。要知道建业不仅砸钱搞足球,还斥巨资打造的文旅项目,如戏剧幻城投资共60亿元,2016年奠基的电影小镇计划总投资规模逾150亿元……

或许唯有时运艰难的时候,才知道那些如流水般花出去的钱,都是真金白银。说实话从公开资料来看,建业没啥那种一个月内到期的高额债务,而且银行的授信额度还剩下226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董事长带头借钱,恰恰说明银行和金融机构融资渠道基本堵死了。此外,就像那些爆雷的房企一样,越是金额不高的钱,背后可能潜藏着更大的风险。

如果说7个小目标金额很高的话,那我们就来看看建业集团的商票。据“票眼”小程序显示,建业集团拒付票据达1771笔总金额4.84亿元。从去年开始被纷纷爆出逾期的商票,有的金额仅仅几万、十几万。

据一名头条用户爆料,建业商票2022年1月25/27号商票拒付,多次提示付款仍未兑付,而他的商票金额仅为十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表示,我公司因业务往来收到2张由建业住宅集团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作为票据权益合法持有人,按照《票据法》约定的到期提示付款,承兑人应无条件进行及时兑付,截止目前我公司尚未收到兑付款项,多次向40096177反映,无任何反馈。

而从商票上来看,拒付理由是承兑人账户余额不足。

所以,建业的危机要比想象的更加严峻。这已经不是能不能拿得出7个小目标的事儿,而是能不能拿出十几万兑付商票的问题。

此外,也有专业人士分析认为,建业牵手万达拿到7个亿。有可能会用来兑付商票、项目复工,当然用来填补其他窟窿也未尝可知。

曾经的河南王,到底差不差钱

曾经的河南王,到底差不差钱

据年报显示,截止2021年期末,建业地产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86.4%,现金短债比为1.46,净负债率为94.9%,其中仅有一项踩中“三道红线”归为黄档。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同期其净负债率仅有13.6%,现金短债比也为1.92,相比去年末,建业地产的负债及资金情况恶化严重。在当初刚颁布“三道红线”时,各个房企都争先恐后降负债降杠杆,就怕踩线,如今一年半过去了,建业地产却依旧未能脱离“踩线”行列。

年报还显示,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及受限制银行存款总值为98.48亿元,较中期减少66.32亿元,相比2020年末减少达194.79亿元。也就是说,建业地产的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相比去年已经砍去一半,减去受限银行存款39.46亿元,真正可用现金仅为59.02亿元。

而其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借款为2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其他借款为1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优先票据为31.6亿元,短期有息负债合计为67.6亿元,明显可用资金根本无法覆盖短期债务。

这表示建业地产存在很高的偿债风险,而就在今年8月份,建业还有一笔额度为5亿美元的美元债即将到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早前,为了缓解债务压力,建业地产曾频频发债“以新还旧”。但效果甚微,甚至连遭评级下调。

说实话,在现金流紧张的当下,建业似乎并没有太多手段。只是在提振股价方面,胡葆森在不断发力。去年9月10日-24日,控股股东恩辉投资有限公司以均价1.43港元/股购买了450万股股份,耗资645.14万港元。

恩辉系中原建业董事会主席胡葆森全资所有。港交所资料显示,去年9月30日,胡葆森或其一致行动人增持建业地产股份20万股,平均价为每股1.4875港元,共计增持约29.75万港元。

在此次增持后,胡葆森或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建业地产的股份占比为69.88%。一家上市公司股份如此集中于一个单独的群体中,这无疑是极其罕见的。

从另一方面讲,实际上也意味着建业地产被资本的抛弃,因为基本没什么大型机构在托底。

为了度过行业的寒冬,建业也开启裁员模式。2月7日晚间,有自媒体发文称,“建业集团架构大调整,以前是五级架构,调整后变成了集团10个中心、城市公司、项目公司三级架构。

对于此次组织架构的调整,董事长胡葆森表示,“组织架构调整的想法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也不是一时冲动,应该说是酝酿了大约有半年时间,而且不断地在细化方案。”

除了组织架构的调整,建业也更换了三家上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去年,胡葆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业到2021年,才刚刚打下基础,真正的好日子从2022年才开始。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胡葆森的建业到了殊死一搏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