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父母认为所有“好”的对孩子成长都是“好”的。

因为陪护的缘故,呆着医院,很难入眠,回想从事教育行业的这些年,感慨颇多,也在从事教育行业的这个过程中,因为自己的言行,改变了不少孩子,这可能也是自己对教育的情怀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接触幼儿的家长比较多,特别是大班的家长,九月份孩子面临上一年级,很多家长在咨询一些幼升小的政策的时候,更多的透露出一些对孩子学习的焦急。

大多数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更多的是着眼当下,觉得孩子后面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的给孩子安排起来,这样等开始学习的时候,孩子就不那么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似是对孩子好,毋庸置疑,但实则是父母为了省事,生怕孩子后面学不好自己麻烦。这样的想法是没有错的,错的是忽略了孩子的认知和成年人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小脑袋里奇奇怪怪的东西太多了,对于客观事物自己知识的认知也是突发奇想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孩子总喜欢问为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孩子是思维还是天马行空的阶段,一旦给孩子太多客观的,规律的,固定的知识,很大程度上是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发展,短期的看上去确实孩子是认知了很多东西,但随着长大,孩子自我思考,自我探索的思维能力就会显得“呆板”了很多。

很小的孩子,我们告诉他们,某个东西是我们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小椅子,孩子便能和小椅子很好的玩起来了,同样的道理,对于一些事物的认知,千万不要提前的去告知孩子这是什么,只能干什么,要让孩子去探索,去思考,一旦告诉孩子了,新鲜感,好奇感也就失去了,对于孩子的思维发展来说,不亚于画地为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长中的孩子,需要注重孩子的身体发展,无论是协调能力,还是平衡能力,或者动手能力,通过客观的动作游戏或者活动,去带动孩子的思维发展,通过开放式的引导,让孩子慢慢的去思考去认知这个世界。

这样的方式下来,随着孩子的成长,思维才能具有“活性”,对于生命的热爱和知识的探究才能充满热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归到现实,很多幼儿大班的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提前的学习一些一年级甚至更高年级的知识,出发点是好的,短期内孩子表现出来的也会很好的,可随着孩子的成长,一步到位,学习就程了认知结果,那么思维是很僵硬的,对于知识以及的学习,是没有热情和兴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年龄孩子,在学习上也是有目标和重点的,不能一味的“为孩子好”去给孩子一些超纲的东西。

成长是一辈子的事儿,父母爱孩子,也更要学习育儿的知识和道理,结合孩子认知的规律,去引导教育,千万不能人云亦云地去跟风教育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向罗马之路,不是只有一条,教育孩子父母更多的是给孩子目标和方向,让孩子自己去探索道路,而不是害怕孩子迷路而直接的告诉了孩子答案,也许会很快到达目的地,可下一个目标呢,父母永远知道答案吗?

遵从孩子成长的规律,用科学的认知和方式去教育孩子,这也需要我们的父母去不断的学习,学会做孩子成长的启蒙老师,多用心,在孩子将来成长的路上就有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