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这十二家著名的民居
  • 你去过几家呢
  • 一览可以了解海南民居建筑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来参观与瞻仰众多海南有名的民居建筑,这部分的建筑主要集中在明清、民国时期。

不外乎两种,一是侨商富贾的宅院,一是历史文化名人的民居,侨宅以宏大的建筑风格让人历历在目,名人民居让我们耳目能详、影响深远;由于时间久远,有部分已完成了修葺或重建,这也是对历史文化的延伸,即在今时,这些民居的影响力堪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清名儒的故居有丘濬故居、海瑞故居、张岳菘故居等,近现代的有民国时期影响力较大的宋氏家族的祖居、受人民敬仰的解放军高级将领张云逸大将故居、冯白驹故居等;还有从盐商豪宅到琼崖革命策源地的邱我祖宅,帝赐“宣德第”的侯家大院等;侨居海外的富商回家乡建造的豪宅有蔡家宅、符家宅、韩家宅、林鸿高围楼等。给海南的民居文化留下了多姿多彩的一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整理十二家较为著名的民居建筑,题为:海南十大著名民居,闲暇之余,有兴趣者可前去参观,也能从中看出海南的建筑文化、民俗文与历史文化。

  • 丘濬故居

199611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物单位。

位于海口府城金花村,明朝建筑,距今600余年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尚书宰相门第,理学经济名家。”故居正门前题刻的这对楹联道出了主人的不简单的身份。

丘濬一代文宗,官至正一品宰辅,位极人臣,其故居是海南惟一的正一品高官府第,规模宏大,时有“丘宅十八屋”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仅存留两进正屋,分别为前堂与可继堂,占地600多平方米,硬山顶砖木结构。超高水平的建筑工艺,恐怕是明代保留下来最具代表性的居家建筑。

  • 邱氏祖宅

位于海口市解放西路竹林街,占地1800多平方米,二进三间,四合院式布局,是典型的海南民居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南下海口经营盐田业的广东富商邱爵一打造 ,始建于1919年,后其儿子邱秉衡支持革命事业,邱宅由盐商豪宅成为革命活动的老宅,直到解放战争,一直起得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年来,邱氏祖宅保存完好,古色古香。

20016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蔡家宅

位于琼海博鳌留客村。

被喻为“海南侨乡第一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印尼侨商蔡氏四兄弟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造,由四座中式与南洋风格相结合的建筑组成。

特别是大哥蔡家森,印尼侨领,建造的房子如一座庞大的城堡,二层三进二天井,占地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50间房间,大小窗户近120个,5座楼梯上下连通,让宅院间畅通无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座建筑组成的蔡家宅,如今成为博鳌地区最热门的人文景观之一。

2006年11月蔡家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韩家宅

位处文昌东阁镇富宅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旅泰侨商韩钦准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回乡为四兄弟建造的四进宅院,称为韩家宅

占地1335平方米,四进四间正屋,横屋16间的庭院布局,砖木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来宅院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风韵,特别是宅院中的壁画。活现自如,千姿百态,令人赞叹不已。是海南侨宅建筑的典范之一。

2013年5月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

  • 符家宅

符家宅位于文昌市土苑镇松树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四年(1915年),侨居新加坡富商符用存三兄弟共同出资建造,历时三年完工。

占地面积1800余平方米,由围墙、三进正屋、十二间横屋组成;房间30余间,正屋均为二层结构,另设厅堂、廊道、天井、山门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少有的在乡村建造的大型豪华侨宅,中西建筑风格相结合,超高的建筑艺术让人叹为观止。

2019年10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侯家大院宣德第

20208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侯家大院也称宣德第,位处旧州镇包道村,北距海口城区约50公里,始建于1875年,1892年落成为现在的规模。

为村中从事当铺的富豪侯家所建,侯家在经商为官上,仁德厚政,美名在外,得光绪帝欣赏,赐“宣德第”府名以示褒扬,如今镶嵌于正门上的“宣德第”三字为两广总督张之洞手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院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十三间正屋,保留完好的传统的清代民居建筑。

  • 宋氏祖居

位于海南文昌市昌洒镇古路园村,距文昌县城30公里。

1994年11月被列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占地面积不大,而声名最隆,恐怕岛内没有第二家故居能以宋氏祖居的名气相提并论。每天吸引着众多外地游客慕名前来参观。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宋氏家族的奠基人宋耀如出生于此 ,房屋为宋耀如的祖父建于清嘉庆年间。

这是二进海南乡村普通的砖木贯标房屋,占地约200平方米,正屋两间、横屋、厨房两间、门楼两座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房屋已陈旧破败,1986年时进行了重修。

如今,在古园村新增了宋庆龄陈列馆,让宋氏祖居的文化更加丰富。

  • 张云逸大将故居

位于文昌市头苑上僚村,距离文城镇6公里。

1994年11月被列为海南省省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后,海南籍级别最高的解放军高级将领,张云逸大将故居。

故居建于清末,海南传统的砖木结构,正屋3间,横屋10间,门楼2座,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

门楼前立有张云逸半身雕像,基座上有迟浩田题字:张云逸大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门楼上挂着张爱萍题写的牌匾:张云逸大将故居。

故居现有张云逸亲属居住,其中两间房屋做为陈列馆

  • 冯白驹故居

被誉为 “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的冯白驹故居受众人关注。

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长泰村。

199411月被列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居为冯白驹父亲建造于1922年,抗战时期毁于日军焚烧,解放后修复,1984年按原貌重建,后来以故居为主体建设了包括陈列馆、铜像、园林在内的冯白驹纪念园,占地约4000平方米。

故居正门悬挂徐向前元帅题写的“冯白驹故居”牌匾。

  • 张岳菘故居

位于定安县永丰乡高林村。

2009年5月被列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林村有张岳崧故居两处,一处为祖屋,一处为高中“探花”后打造的府第,人称“探花府第”。

身为海南第一探花,官至从二品,“探花府第”的规模让人值得期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府第的设计图纸由其儿子张钟彥设计带回,张钟彥同为清进士,时在浙江知府,府第由其着手建造,规模宏大,有“三十六门口”之称。

有2个花园,5个庭院,横屋若干间的大院,如今仅存正屋一幢,大屋一幢,横屋两间。

  • 海瑞故居

经过海口红城湖路金花村时,你会被一座雄伟的“南海青天”牌坊所吸引,这里就是海端故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青官,人称“海青天”,自幼生长居住在金花村。可惜海端故居清初时已毁失。

1992于原址处重建海瑞故居,在其中陈列与海端有关的事迹与档案资料,以纪念这位实干的青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居占地3300平方米,设前堂、正堂、后堂、横屋、书斋、停榭等。

如今天已成为著名的人文景观。

2011年10月被列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林鸿高围楼

位处海口市三江镇罗梧村

民国十一年(1922年),居泰国侨商林鸿高回乡耗时三年时间打造的一座豪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洋建筑风格,两层钢筋混泥土结构。

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共72间房,建筑材料大部分来自南洋进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海南规模最大,较有特色的围楼建筑,被誉为“海南第一围楼”。

虽然历经百年时间,这座豪宅依然姿态宏伟,傲视群楼。

201511月被列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