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灵璧渔沟中学,如果学校第一时间安抚家属,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3月31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渔沟中学,一名14岁的学生死亡,引发了社会关注。

4月2日,当地警方通报,冲突过程中无他人参与,网传“王某某被多人围殴”消息不实,14岁犯罪嫌疑人徐某某被刑事拘留。

因为死者父亲发文曝光,并在文中提到了多个争议细节,从而导致舆论发酵,即使在官方通报出来后,舆论依然无法得到平息,甚至愈演愈烈,各种说法甚嚣尘上。

4月5日,当地官方再次通报情况,还原了事发经过,并澄清了多个谣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发经过大概是这样的:案发当晚,宿舍熄灯之后,受害者因为向嫌疑人借卫生纸发生冲突,嫌疑人先动手,受害人还手,但不是对手。这是第一次冲突。

不久之后,受害者再次找到嫌疑人,两人约好只用肩部撞击,依然不是对手,这是第二次冲突。

随后,受害者再次与嫌疑人对峙,双方相互拳击对方,受害者上半身被击打后感觉不适,双方停止冲突。这是第三次冲突。

然后,受害人再次去隔壁宿舍找到嫌疑人,并当着其他六名高一年级学生的面,约定和嫌疑人打一架。两人互殴中,嫌疑人一拳打在受害者的左胸上,受害者随即倒地。经过抢救无效身亡,死因为外力作用导致的心律失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当天晚上,受害人和嫌疑人一共发生了四次冲突,除了第一次,其他三次都是受害人主动挑起的。另外六名高年级同学,全程未参与冲突,只是旁观者。

根据通报信息显示,受害者与嫌疑人同住一个宿舍,不同村,同一年级不同班级,小学期间曾是同学关系。由此得知,二人的关系应该不错,就是同学之间的正常冲突。

难以理解的地方在于,另外六名同学为什么不管?受害者明知不是对手,为什么还要主动挑起冲突?

官方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但作为农村长大的孩子,个人感觉这是很常见的。小孩子闹别扭,被欺负后总会想着打回去,即便明知道不是对手,也要出气,不把对方揍一顿,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至于其他人为什么不管,这在农村地区就更常见了,所谓冤有头债有主。

其他澄清还包括:受害人的父亲是农民,叔叔疑似是退伍军人;嫌疑人不是校长外甥,其他六名在场的学生也不是校长亲戚;受害人比嫌疑人身材矮小;网上流传的多人殴打学生视频系恶意嫁接,与本案无关。

最后一个问题,受害者父亲交了800住宿费,学校提供单间,为什么嫌疑人可以住进去?

据悉,学校确实提供了受害者单间,但受害者收取了另一名学生300元费用,答应让他住到参加分类高考。当对方在搬出去的前一周,嫌疑人找到了受害者,并答应支付200元费用,这笔钱尚未履行承诺。

也就是说,这些私下的协商,学校是知道的,但父亲并不知道。目前渔沟中学校长吴某卫已被停职,接受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发酵了一周,校方始终不发一言。反过来想,如果学校第一时间安抚家属,可能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事情。

不管谣言也好,还是质疑也罢,一切的起因,皆来自于这位父亲的求助无门。孩子莫名其妙在学校里死了,他没有渠道得到学校的说法,被逼无奈才会在网络上发布求助信息,试图引起大家的关注。

这位父亲所说的事情,未必都是真实的,但一定是基于自己的判断,给出他认为最合理的说法,所以无论这些消息是真是假,都是可以理解的。

反观学校,作为学生的第一责任人,前期管理不当就算了,死人了这么大的事儿,第一想法竟然不是跟这位老父亲沟通,选择闭门不出,何其寒心。学校的试图明哲保身的做法,是酿造这一风波的罪魁祸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