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梨花风起,清和景明,我们将这束思念的鲜花献给那些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牺牲的英烈们。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英烈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广大青年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为此,《中国青年》杂志全媒体推出“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特别报道,让我们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以实际行动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江山代代相传。

“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特别报道③
祥榕,你好吗?家人很是想念文/本刊记者 彭姝疑 通讯员 卢亚鹏 清明节前夕,在祖国西北边陲的喀喇昆仑,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官兵来到康西瓦烈士陵园,祭奠英烈。 康西瓦烈士陵园位于新藏公路430公里处附近,背靠巍峨的昆仑雪山,面朝喀喇昆仑边关,海拔4280米,是中国海拔最高的烈士陵园。 1965年5月,为纪念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牺牲的烈士,由新疆军区拨出专款修建了康西瓦烈士陵园。此后,在该地区牺牲的边防军人相继安葬于此。 进入陵园,“保卫祖国边防的烈士永垂不朽”13个烫金大字在高大的纪念碑上格外醒目。 全体默哀后,戍边英雄陈祥榕的战友剥好了橘子放在陈祥榕的墓碑前。2020年6月,在中印边境对峙事件中,不满19岁的陈祥榕壮烈牺牲。在牺牲后首次公开的照片中,陈祥榕手捧一颗剥好的橘子。

去年的清明节,在他家乡福建屏南的烈士陵园,纪念碑下的遗像四周,也摆满了全国各地人民捐献的花圈和鲜花,还有一堆小橘子。 陈祥榕,2001年12月生,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人,高中毕业后报名参军。他曾对家人说,要去就去最艰苦的地方,要到前线去,于是来到了新疆。 边境一线的日常并非在内地所能想象,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前线战事。2020年5月初,外军越线寻衅滋事,那是新兵陈祥榕第一次参与冲锋。他在之后的日记中自豪地写道:“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 当年18岁的他,还在自己的头盔上写下后来令举国动容的一句话,稚嫩纯粹——“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这句话在他牺牲后,传遍了中国大江南北,也同样流传在坚守于祖国边防线的戍边战士们之间。 在西藏军区日喀则军分区“高原戍边模范营”,这里管控着百余公里边境线和通外山口,守卫着共和国“平均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差”的边防线,面对的是与喀喇昆仑一样的外军和日常战事。 该营某边防连战士比布堵嘎,和陈祥榕一样大,19岁。在高原戍边的日子,他明白了陈祥榕口中的“清澈”是为何意。 “在他眼中,这是喀喇昆仑的独特魅力吧。”每日面对雪山,走在冰川遍布的边防线上,比布堵嘎觉得,驻守在这里成为一名边防战士,“确实很辛苦,但这是我一生的荣耀。” 令该营某炮兵连战士高一博最难忘记的,是在加勒万河谷事件中牺牲的陈红军营长的那句——宁死不做俘虏。在他看来,“这是中国军人最硬的骨气。” 看到陈祥榕的照片,高一博觉得心酸。“他都牺牲一个多月了,他的奶奶还不知道这件事。” 陈祥榕牺牲后,他的姐姐陈巧钗为继续弟弟未竟的事业,报考了军队文职。而弟弟牺牲的事情,家人一直都瞒着奶奶。后来有一天,奶奶说很久没和孙子联系了,拜托家里人拍一段视频发给陈祥榕。在视频里,奶奶一直笑着,慢慢地说: “祥榕,你在部队要好好地锻炼。要和大家好好相处。你不用担心我,我在家里,大家都很孝顺我。我也很想你,你要常常打来电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陈祥榕听不到奶奶的话了,但每一位戍边战士都可以替他接收到这份遥寄的思念——
家里的亲人很想念你们,要记得常常与家里联系,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阅读更多井冈忠魂不泯,我们永远怀念安息吧,30位烈士兄弟“我的27位兄弟,留在了2019年的木里”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编辑:刘博文 梁诗佳(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