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讲讲《天道》里面乐圣公司创始人兼总裁林雨峰,林雨峰早期是靠走私家电起家,有了第一桶金之后,通过做小生意把资金慢慢洗白,然后创办了乐圣公司,经过多年的打拼,把乐圣公司做到了价值6400 万的规模,占据国内音响市场份额17%,杠杠的音响界行业老大。

林雨峰的性格非常强势,从乐圣公司的宣传海报就可以看出,林雨峰一副锋芒毕露的样子,自信、高傲、狂妄,并辅以文字:只有“矛”,没有“盾”,进攻,进攻,进攻!可谓是相当的霸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乐圣公司创办以来,确实一直不断在进攻、进攻、进攻,不断的将竞争对手打败,最后成为行业的领头羊,乐圣公司的产品也做到了行业领先,质量好,性价比高,有穷人中的劳斯莱斯一说,在行业中树立了不可撼动的地位,倘若丁元英不是通过乐圣公司自身产品对付乐圣公司,而是和乐圣公司直接对抗产品,这对于乐圣公司来说毫无影响,就像是被小蚊子叮咬了一下而已。

乐圣公司的飞速发展,有林雨峰自身努力原因,敢打敢拼,不断的向战场冲击,这里的战场包括明的暗的战场,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时代的驱动,乐圣公司碰上了改革开放初期,各行各业在市场上面接近一片空白,一整个中国市场都是一个大蓝海,这个时候只要敢打敢拼,一直都是属于开疆扩土阶段,所以这个时期,乐圣在林雨峰的敢打敢拼带领下,一直不断的在成长壮大。

在格律诗事件上面,林雨峰犯下了很多的错误,最后的结局正是这一个个错误积累叠加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没有危机意识。

格律诗公司出现的时候,林雨峰没有正眼瞧一下格律诗,看到格律诗音响组合时,除了知道其产品很棒,价格很贵,没有去认真分析其中原因,为什么敢标价这么高?其中逻辑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套路在里面。在格律诗打算与乐圣签订每月100套旗舰套件为期一年合同时,林雨峰想到的是如何通过合同把格律诗公司给整死,而不是真正想合作。

二、轻视对手,调查报告不够详细。

在对于格律诗公司相关情况调查时,没有一个严谨细致的调查报告,仅仅是调查了格律诗公司的一些表面,由什么人进行操控,公司注册资本是多少,董事长是谁,有一辆宝马车等,至于生产方式、运营模式等等都没有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并且在没有深入调查的情况下,立即就又出杀招,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将对方告上法庭,要求赔偿600万,这又是一个企图置格律诗于死地的招数。

三、没有气量,小肚鸡肠,狂妄自大。

格律诗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登门拜访,希望双方能够私下达成调解,林雨峰私自叫来众多记者报道此事,在谈和过程中,让对方下不来台,企图将对方公司于死地,并且扬言,假如正义没有得到伸张,自己将从九楼上面跳下来!得饶人处不饶人,简直就是太过分了,没有一点大公司的风度和格局,哪怕是不想谈和,不愿意谈和,大家私底下沟通好就行,没有必要又是请记者,又说要跳楼,整得对方下不来台,其实也等于自己下不来台,这又是何必呢?太小肚鸡肠、狂妄自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事情上面,伯爵公司则和乐圣公司形成了鲜明对比,非常的稳扎稳打,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在看到乐圣公司起诉格律诗公司要求赔偿600 万并且谈和失败时。虽然这一件事情上,表面上和伯爵公司没有关系,可以当一个简单的观众,不过伯爵公司没有轻视这一个问题,它们两个都是音响行业的竞争对手,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官司,官司的判决将会对音响行业未来发展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伯爵公司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深入调查了格律诗公司的情况,对于该官司各种结果后的影响沙盘推演,假如乐圣公司赢,格律诗公司则从此消失,对于现有的音响市场没有太大影响;假如格律诗公司赢了,必将导致乐圣公司与格律诗公司合作,这时候它们的联手,势必对伯爵公司造成巨大影响,大量的市场份额会被它们两联手一一拿下,这对于伯爵公司是一位巨大的隐患。

基于各种沙盘推演的结果,伯爵公司最后决定出资650万收购格律诗公司,以避免有可能发生的巨大风险,伯爵公司的危机意识很强,并且很重视每一个对手,稳扎稳打,值得很多企业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雨峰通过走私家电得到了第一桶金后,一直顺风顺水,没有经历过什么大挫折,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小问题,明面能处理的问题,就明面处理,明面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花点钱处理,导致了他狂妄自大的性格,只有矛,没有盾,进攻,进攻,进攻!

当发现被格律诗公司击中要害时,林雨峰没有正面去面对此事,用沙盘推演的方法客观分析各种情况的利弊以及处理方法,而是去找了黑道大哥周剑华,想通过非常的方法处理这个事情。周剑华给他分析了很多道理,也告知了这个办法不可行,他觉得林雨峰在谈和一事的处理很糟糕,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他给林雨峰的建议是放下,大不了再干点别的,或者支个摊和大哥一起干,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但是既然林雨峰过来找他了,他也满足林雨峰的要求,道理已经给林雨峰讲清楚了,至于选择怎么做,这个得林雨峰自己衡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雨峰在看到官司基本上已成定局时,立即去了正天集团总部找韩楚风,问韩楚风要了丁元英的地址,之所以直接登门拜访韩楚风要丁元英的地址,一林雨峰对于自己的自信,作为中国HIFI音响界龙头乐圣公司总裁,他有这个面子和资格直接与韩楚风对话。二找韩楚风是最迅速的办法,官司基本已成定局,林雨峰需要去快速的完成意外事故,不然等这个时间点过了,官司结束之后几天再发生事故,事故的意义和性质就不一样了,他需要最快捷的办法要到丁元英地址。

在要到丁元英地址之后,林雨峰快马加鞭的奔赴古城,直接去找丁元英。一见面就拿枪直接指着丁元英,威胁丁元英,对丁元英各种指责,说丁元英杀富济贫,各种不仁义不道德的帽子往丁元英头上扣,像一个受了极大委屈的怨妇,疯狂的对丁元英各种指责和道德审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雨峰的内心竟然没有半点的自责和愧疚,作为一个大公司的总裁,有想着行业的共同发展吗?有责任和担当吗?不惜一切代价想致一个小小的格律诗公司于死地,招招致命。如果不是丁元英的提前规划,格律诗公司那是得死上好几次了,但凡整个事件过程中,林雨峰哪怕释放一丁点的善意,都不至于搞成最后的结局,甚至可以是提前和格律诗公司谈收购和战率合作,林雨峰就没有一点的愧疚吗?

林雨峰的成功,是时代的驱使和驱动,是顺应时势所造就出来的英雄,并非其本身能力所成就的英雄,这是林雨峰最拧不清的一点,以为就是自己的能力所成就了这一切。

林雨峰的悲剧,是自身的原因,是他没有责任和担当,没有仁义道德,招招企图致一个小公司于死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雨峰最后的结局,依旧是他的自私行为,不想面对现实中的失败,以死来成就属于他林雨峰在音响界的传奇!!以及以自己的死让社会舆论去谴责丁元英,可谓是宁愿死也不放过丁元英,不放过这王庙村想通过勤劳致富改变自己生活的底层民众。

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后来的人们一起共同致富。林雨峰是那一小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并且其原始资本是带血的,其在时代和政策的驱动下,将乐圣公司一步步做大做强,对时代和政策没有一丝丝感恩,不但没有想着如何带动大家共同致富,还利用自身先富裕起来的优势条件,通过各种“合理合法”的规则去堵死后来者的上升通道,甚至是勤劳致富的通道,还美名其曰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不受到侵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对自我进行一个客观分析,不能自视过高,忽略客观因素,包括时代和政策以及历史演变。林雨峰最后的结局,是他自己狂妄自大,没有社会道德和责任感,招招想致对手于死地,包括最后的事故,也是企图让世人对于丁元英所谓“杀富济贫”的道德谴责,可谓是到死仍旧不知悔改,但凡林雨峰有一丝丝的愧疚,都不至于是这个结局。林雨峰的结局,对于我们这个时代依旧非常值得分析学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如果喜欢我文章,欢迎点赞、评论、关注,我们一起品味人生如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