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积极引导舆论,倡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众媒体有议程设置功能,因此,在传递信息、监 督社会的同时,媒体把一些体现时代进步、民众精神 风貌等内容重点呈现出来,通过这类信息的显著性增 加,给受众正面的心理暗示,也即正能量,从而引导受众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来。

一直以来,我国主流媒体及其新媒体平台都坚 持以正面报道为主, 注重在新闻报道和评论中传递 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以故事视角解读新闻信息,创新舆论引导 形式

故事思维可以将复杂、抽象的精神理念以直观 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在传播效果上更有说服力。 2014 年刘云山同志曾强调:“当代中国新闻工作者 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 传播中国声音。”〔 3〕为了讲好中国故事,我国主流媒 体一方面充分发掘各行业各领域的题材,将中国精 神用一个个具体、鲜活的事实呈现出来,展现中国人 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另一方面对全 国性的新闻采访活动进行创新,用规模化、系列化的 故事报道,发挥集群效应。如 2011 年 1 月开展的全 国性基层采访活动“新春走基层”,同年 8 月的“走基 层、转作风、改文风”(简称“走转改”)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创新新闻报道理念,增强了群众性

创新表现在媒体以新的表现角度和理念采写报 道,改变了过去以记者为主体的叙事方式,以被采访 对象为主体,叙事方式更加平民化。比如《人民日报》 的口述新闻栏目,以及针对专家学者的《新语》、针对 普通老百姓的《我这五年》等,不仅受众群体广泛,也 挖掘了小人物的大美好。

(四)新闻报道和评论形式创新,着力打造新闻 信息集成服务

近年来我国媒体在注重内容建设的同时,也增 强了形式方面的创新,包括语言文字的创新等。如 《新京报》开“沸腾”微信公众号,倡导用一种年轻网民 喜欢的语言风格和文本形式来增强评论的影响力。

此外,还有传播手段的创新,主要指用文字、图 片、图表、音视频、动画、数据可视化等多媒体手段展 现主流思想以及媒体对社会的关照,从而形成全媒 体传播的效应。如人民网 2014 年推出的“学习有方” 栏目和“学习路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大型网络数据库”,“实现了新闻发布、信息检索、动 态交互、资料分享、手机阅读等多种功能”〔4〕。

在积极推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 我国媒体着力 打造新闻信息集成服务,即交互整合了信息、多媒体 技术、多介质终端等,以常规新闻报道为基础,对整 合资源进行再加工,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直接 与受众互动。如新华社推出了《面向未来的赶考》《治 国理政一年间》 等 30 多个大型多媒体集成报道产

品,网上的点击量最高达 2 亿人次〔 5〕。其中,《“三 北”造林记》集合了新华社多个部门的报道成果,加 入了许多与三北防护林工程有关的历史资料,共 39 个视频,200 余张图片和图表,总时长超过 110 分钟〔 6〕。2012 年中央电视台的系列报道《数字十年》 图文并茂,利用大量视觉元素、动漫制作技术等,将 枯燥的数据形象化、可视化,有效地反映了我国在各 个领域的成就和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努力打通两个舆论场

1998 年,时任新华社总编辑的南振中提出了“两 个舆论场”的观点:一个是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一 个是新闻媒体营造的舆论场。在新媒体时代,这两个 舆论场又进一步表现为以党报党刊党台为核心的主 流媒体舆论场和以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为核心的民 间舆论场。这两个舆论场在一些突发事件和公共议 题的传播基调上差别很大。 为了打破彼此之间的隔 阂,主流媒体为之作了很多努力,效果也比较明显。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到 2014 年 12 月底, 在反腐、改进党风政风、户籍、薪酬改革等方面,“两 个舆论场”的交集和共识度有显著增强。与前些年如 上海杨佳袭警案、湖北巴东邓玉娇案、浙江温州钱云 会案等热点事件中社会舆论撕裂严重的情况不同, 2014 年在国家公祭日、昆明火车站暴恐袭击、内蒙 古呼格吉勒图案等事件中,社会舆论高度一致〔7〕。特 别是在 2015 年 5 月黑龙江庆安枪击案中,两个舆论 场的“共振”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层次〔 8〕。

(六)建立了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自觉接受 社会监督

为了更好地推动媒体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公信 力,2014 年 6 月,中宣部、中国记协等在新闻战线探 索建立了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报告共包括八大 责任内容:正确引导责任、提供服务责任、繁荣发展 文化责任、人文关怀责任、遵守职业规范责任、履行 合法经营责任、安全刊播责任、保障新闻从业人员权 益责任。《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人 民网等成为首批试点的 11 家媒体。2015 年 5 月第 二批 28 家媒体、2016 年 5 月第三批 38 家媒体已在 网上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这样做既可以让媒体接 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也促进 了媒体间的互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