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30日《新华日报·艺坛》
卢沟桥头狮子吼 2019年 张友宪 绘
物象与精神
——再论张友宪
口 菖见
1989年初冬,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展览厅展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老师张友宪的聊斋绘图,一时轰动画坛。那年,张友宪35周岁。
转眼30年,聊斋还是那部聊斋,而张友宪笔下的物象,更趋精神性了。
黄宾虹于《论画宜取所长》著述中言,“艺术流传,在精神不在形貌,貌可学而至,精神由领悟而生。”刘海粟在《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中有句,“形式单纯,意思深刻,是中国画的基本精神。”潘天寿在《听天阁画谈随笔》中直言,“神与情,画中之灵魂也,得之则活。”
更喜岷山千里雪 56cm×80cm 2004年 张友宪 绘
张友宪天生绘性,如鬼使神助,竟与诸位画坛匠公心迹契合。他以写生现实,捕捉物象气息;以臆造妙境,构筑精神块垒。新千年后,他追逐绘画的精神性愈加强烈,如老蚌新珠,枯蕉春笋,蓬勃而不可抑。
最美抗日女兵 244cm×100cm 2015年 张友宪 绘
2004年张友宪首次创作巨幛红色主题国画《更喜岷山千里雪》,已看出他对画境中精神力量的渴求。一支艰难行进的红军队伍,举旗,牵马,抬担架,蜿蜒在画面的对角线上,整幅画面是山高峰险的雪景,一种千山鸟飞绝的压迫感,几乎要吞灭那支倔强前行的队伍,悲壮的审美体验突显出红军战士无畏与豪迈的精神气概。
水墨人物画《最美抗日女兵成本华》,是2015年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主题创作。张友宪以时尚青年的美感为女英雄造像,并题长跋,叙述成本华面对日本鬼子即将举行的枪杀,从容不迫的整理乱发,仰面朝阳,双臂抱胸,微笑着面对死亡。在2米多高的巨幅画面上,仅为一人造像,往往落于生硬。而张友宪抓住人物由内而外对信仰的忠贞,对邪恶的不屈,在人物的表情和精神上下笔墨,使画面透出更加感动人心的审美力量。
今日延安朝圣地 2019年 张友宪 绘
近日创作的《卢沟桥上狮子吼》,是张友宪随新华日报木刻作品及史料巡展团队参观宛平城“七七”事变旧址,归来当日,振腕而绘。这无疑是作者在北京的骄阳下,观摩那些曾经见证了侵略者枪炮声的沉默的狮子时,心中澎湃起的一种文化情绪。
感怀于30年前聊斋绘图展,张友宪开始在两个巴掌大小的镜片上重绘聊斋。他以现实社会里的人物构成画面主体,而灵狐妖仙仅是其间的点缀。显然,这类“聊斋”已有对现实生活的干预和批判。正如其画跋所云,“近在北图精品典藏馆看从诗经到红楼梦展,三千年以往代表性文学名著,鸿篇巨制,妙手文章,寻泱泱大国文眀绵延之根本。见聊斋志异伟列,不禁遥想三十年前,为研究中国画笔墨之道,取材于斯,竭诚为其中具真性情者写照。是时,孔方兄尙未及光顾,竞技者纯乎不让其艺。今复作,恐水泥森林难觅狐踪,玻璃幕墙仅得靓影。故菖见兄自芸芸众生凝炼精神世界,抱残生由茫茫人海妙晤小谢秋容。快活声声,形上形下。脚步匆匆,仙俗媚雅。尚有聂小倩身影,蒲公又当集腋成裘,浮白载笔耶!”
快雪时晴 550cm×215cm 2014年 张友宪 绘
新绘聊斋,往往以西洋人物为状,这既是作者对东西方生活的体验,更是对世界文化融通、变异的感悟,此时的“聊斋”已成为绘者借助笔墨跳舞的精神舞台。可以说,张友宪的绘画探索,如同聊斋中灵魂出窍的狐女,狡黠,血腥,而不乏精神婀娜。如《心游神农》、《快雪时晴》等传统题材,在他笔下不仅构图出巧,画境中传递的一种穿越时空的精神,也扑面而来。此类绘图,在张友宪近年创作中,已成腕下娴熟的魔方。
聊斋新绘之一26cm×20cm 张友宪 绘
《傅抱石谈艺录·中国画的特点》中有精要之论,“中国绘画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或是花鸟画,都不满足于客观的描写。它更高地要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因此,在画面上不仅要求表现客观世界,同时要表现主观世界。”与傅抱石画境暝魅气息相通的张友宪的绘画,正是沿着中国绘画本真的美学路径攀援,吸收东西营养,不受时风左右,沉溺于自己的“聊斋”世界。
这是绘画的极乐世界,庸者不解,凡夫难及。
2019年6月27日于新华日报西窗
2019年5月,张友宪与罗邦泰、许建康等在延安宝塔山采风
2019年5月,张友宪与新华日报木刻作品及史料巡展团队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采风
张友宪 1954年出生。别署二乾书屋主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留校执教。1984年学习于中央美术学院,1985年,南京艺术学院任教。中国美术家协会原理事,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前院长,教授。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美术书法艺术工作委员会主任。
2019年6月,张友宪在北京宛平城卢沟桥采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