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明时节,司徒镇屯甸村的茶园内,一垄垄茶树长势喜人,绿意盎然。春风拂过,淡淡的茶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在风景如画的乡村内品茶,还能到茶园里体验一把采摘乐趣,真是太棒了!”镇江游客刘玉如称赞道。

近年来,屯甸村按照“生态、优质、高效、融合”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茶叶种植这一特色产业,在将茶叶销往省内外之余,积极探索“以茶促旅、以旅带茶”发展模式,形成乡村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出了一条茶旅融合发展之路。

特色优势产业助农增收

“今天不采茶,改除草了。在我们这里,只要干活,每天都有近100元工资。”明前茶采摘结束后,江苏鑫品茶业有限公司屯甸基地茶农赵敖英也没有闲下来。

屯甸村属于低山丘陵农业区,具有土质微酸、土层深厚肥沃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丹阳市茶叶的优产区。但即便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过去的屯甸茶叶也没有很好的出路。有着40年茶叶种植经验的屯甸村茶农戴锁同回忆,20世纪90年代,茶青收购价每斤仅20元,以小作坊生产为主,产量少,销路也没有打开,导致大伙种茶积极性不高。

“现在政府大力扶持茶企以及茶农,推广种植大叶种茶,品质最好的明前茶每斤可卖到1000元。”戴锁同介绍,如今在茶企的带动下,屯甸茶的种植面积、产量以及销售价格都有较大提升,还涌现出“鑫品”“曲阿”等多个知名茶叶品牌。

在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村民种植茶叶的同时,屯甸村还联合合作社采取保底收购方式,解决茶农后顾之忧;开展茶叶种植、加工等技术培训,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鲜叶收购、统一产品加工、统一质量标准,保证茶农收益;积极鼓励支持茶叶企业吸收本村群众就业,特别是向困难户提供采茶、加工等岗位,使他们平均年增收7000元。

“2021年,全村1487名茶农的产量总计3000公斤,销售额超300万元。”屯甸村党委书记毛锁龙介绍,屯甸村现有茶叶种植面积达3000亩,经过60年的发展,茶叶已成为屯甸村的特色优势产业。“这一片小小的绿叶子成了‘金叶子’,真真切切让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

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近日,一场茶文化阅读分享会在屯甸村曲阿茶叶专业合作社举行,大家读经典、品新茶、聊文化,从茶的起源与发展到茶叶的基本分类,再到茶文化与健康养生,以茶会友,好不惬意。

“有禅茶主题茶室、培训课堂、实践基地和标准化茶叶生产车间。”合作社负责人何文彬说,合作社除了帮助茶农收茶、卖茶外,还想打造一个以茶为主题的精致庄园。近年来,每逢茶叶采摘时节,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或静静地享受闲适生活,或是体验采茶、制茶,不少游客表示在这里采茶游体验感十足,值得常来。

生态茶园不仅为屯甸村带来主导产业,还扮靓了村民的家门口,给村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从古色古香的迎宾牌坊前穿过,走进屯甸村下邳欧甲自然村,一路春和景明。伴随着春日的虫鸣鸟叫声,人们在路旁的油菜花丛中漫步、拍照,农家院落里饭菜飘香,茶园小道上嬉笑声不断……

屯甸村地处丹阳西部,周边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辐射人群广泛,在发展乡村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屯甸村围绕茶产业推进周边自然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茶旅融合旅游产品。2021年,依托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和生态大道总体布局,屯甸村对沿线下邳欧甲、钟坟等村庄实施“颜值”提升工程,不仅扮靓了村庄,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吸引了高档瓜果采摘、景观鱼观赏、特种水产养殖等一批农业项目的落户。

“目前我们正在对村内16亩的空闲房及宅基地资源进行统一规划,试点开发民宿项目,发展院落经济和共享小院建设,让这里的生活成为游客的‘诗和远方’。”毛锁龙介绍,下一步,屯甸村将大力发展“茶叶+旅游”,串点成线,连线成网,打造茶旅融合新业态,吸引更多人、财、物集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生态“旅游饭”,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内生动力。

(来源:丹阳市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市场新观察 3613378752#qq.com2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