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以前花上100万,多生孩子成才概率高,降低平均养育成本。在一档谈话节目中,身家数十亿的人口专家、携程创始人梁建章侃侃而谈,表达了自己对生育的诸多看法。

今天我想聊一聊他的四个观点:生育成本第二高,多生孩子好处多,低生育率有隐忧,养育成本差别大。

一、生育成本第二高

一、生育成本第二高

梁建章说,不知不觉我们的生育成本已经到了全球第2名,仅次于我们的邻居韩国。原因是教育花得多,育儿补助少,房子价格高。但是多生几个孩子的话,很多东西就可以共用了,人均生育成本也就相对降低了。

我想说的是,“双减”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了,未来中国家庭花在补课上的平均费用会有显著的降低,育儿津贴方面短时间之内很难指望,房价更不可能断崖式下跌。

从眼前看,多生孩子的确有很多东西可以共用,可是按照中国人不买房子不踏实的思维习惯,多生孩子就要多买房是不是也应该考虑进去?人均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意味着孩子赚钱越来越晚。本科毕业你要养到20出头,硕士毕业再多养三年,博士毕业可就直接奔着30去了。你能养得起吗?

二、多生孩子好处多

二、多生孩子好处多

梁建章说,多生孩子,未来国家应该会给更多的钱。孩子能不能成才有相当的运气成分,掷两次骰子能赢的概率大于掷一次,能掷三次就更好了。

他的第一句话当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未来”,另一个是“应该”。我的理解是,“未来”代表着现在没有,“应该”代表着也许会有。这两个词都有着相当的不确定性。梁建章并不是政策制定者,他奔走呼号的初衷应该是好的,但相关政策能否出台,尚需观望。

至于掷骰子,表面上看,他说的都没错,多掷几次,掷出自己想要的结果的可能性自然更高。但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下,这种概率的增加是从多少到多少?打个比方,从1%上升到2%,概率上升了一倍,看起来似乎挺有指望。从1/10000上升到1‰,概率上升了10倍,但看起来似乎也没什么太大指望。

再拿开盲盒来打一个没那么恰当的比方,连开三个盲盒,只要开出一个成功的,购买另外两个不成功的盲盒的成本,一般人完全可以接受。但连续开出三个不成功的盲盒,这样的结果是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接受的。

更何况生孩子和开盲盒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前者需要持续多年投入成本,而且这个成本不仅限于物质方面,还包括精神方面。如果说连开三个盲盒都失败,相当于走在马路上丢了200元现金,那连生三个孩子都失败,就相当于把自己后半辈子都搭进去了。

三、低生育率有隐忧

三、低生育率有隐忧

梁建章说,低生育率可能带来社会创新活力降低,年轻人结婚意愿降低。

他的这个说法,我完全赞同。中国已经有不少地区进入了名副其实的老龄化社会。说一句比较残酷的话,年轻生命的诞生,对社会来说代表着希望,而老龄人口太多,对社会来说代表着负担。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家,需要相对较高的生育率。

四、养育成本差别大

四、养育成本差别大

梁建章说北京和上海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为96.9万元和102.6万元,养育孩子的成本基本占到家庭总收入的1/3,甚至还要高。

我想说的是,富裕家庭和贫穷家庭养育孩子的成本差距特别大。上一代人的阶层差距,越来越难靠下一代人的努力而拉近,反而有可能越来越远。这还是挺令人担忧的。

我身边有很多优秀的年轻人,他们对于是否结婚抱着模棱两可的态度,对于生育则更为消极,甚至有人跟我说,自己一个人活着已经够累了,干嘛还要连累其他人?对于梁建章的人口论,对于年轻人的思想观念,你有何看法?来评论区聊聊吧。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你就像风一样经过这里,愿你停留的片刻温暖舒心。原创不易,期待你的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