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失眠折磨了好几年,我深刻体验了那种,想睡着不着,有点动静马上就醒的滋味儿。

一直在寻找一种可以摆脱失眠的方法,很多偏方儿都试过了,比如香薰,睡前泡脚,喝酸枣仁茶,也不能说不管用,只是时好时坏,有时管用,第二天又不管用了。弄得我这心情像过山车,忽上忽下的,起伏不定。

就在我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情绪自救》这本书

书上说的理论让我眼前一亮,改变了我从前的认知,里面的方法也很简单实用,没有太复杂的招式,却简单有效,在练习一段时间以后,不但困扰我好几年的睡眠障碍有了明显改善,我的心态和思维方式也有了变化。认识我的朋友说,感觉我这段时间像是换了一个人,问我遇到了什么好事,是中大奖了吗?就是那种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的生活没有变化,工作也还是那个工作,唯一变化的是我的心态。

王阳明说:圣贤之道,不在外处,就在自己的心里。

同样的,失眠的治愈之道也不在外处,就在自己的身上。

我用书中学到的理论,改变了过去的3个习惯,终于可以一觉睡到天亮了。

是哪3个习惯呢?

第一个习惯,就是放下对睡眠的执着。

以前,我过度关注自己的睡眠状态,不仅醒着的时候,时刻关注着它,晚上睡着了,还怕自己的深度睡眠不够,买来监测睡眠的手环,对睡眠质量进行监测。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昨晚的数据,如果显示深度睡眠的时间比较长,我就会很高兴,如果显示醒来的次数,比昨天多了两次,我的担心马上就来了。

自从,我知道了”平等心“的概念,知道自己对睡眠的执着,是一种执着心,不是“平等心”后,我就按书上所说,停止思考,不管是好的想法,还是担心的想法,都当成一种杂念,保持“觉知”和“平等心”,把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很多时候,我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习惯,就是不和焦虑的情绪去纠缠。

以前的我,总是在和自己较劲,睡不着时,责怪自己,羡慕别人。

现在的我,学会了用”观呼吸“的方法,对负面情绪和头脑里的那些想法,不管不问,不理不睬,把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去感觉自己的呼吸进出。即使没睡着,我也不着急了,反正闭着眼睛观察自己的呼吸,也是另外一种睡眠,我不缺睡眠,第二天照样可以精神饱满。

给自己这种心理暗示后,我的全身放松了,而不是像过去一样,紧张到发抖。

第三个习惯,就是不放大失眠的后果。

当我意识到:失眠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失眠。一件事是好是坏,完全取决于我对它的态度,和事情本身的关系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王阳明所说,一个人在海边看到的太阳,红色的,鲜艳的,而另外一个人在深山里看到的太阳,是苍白的,灰蒙蒙的,难道是天上有两个太阳吗?不是的,因为我们每个人所处的角度不一样,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解读。

以前我认为只要睡不够8小时,就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看过李宏夫老师的《情绪自救》之后,我改变了过去的认知,睡不够8小时,我也不怕了,因为闭着眼睛去观察自己的呼吸,停止和那些胡思乱想的念头纠缠,心越来越平静,当我不害怕失眠这件事,它真的就不再是问题。

当我放下了对睡不好的担心,不再精神内耗,每天的精神状态当然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