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的猪场为例,基本都是以育肥猪舍。这样的情况并非不行,只是对于猪仔而言算是一个掐脖的问题长期存在的。一般只有单纯的育肥猪舍来讲,规模都不会太大,可以理解为小规模养猪的类型。但是如果是想采用自繁自养的猪场而言,一般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养猪场。尤其是投资的情况比较大,并非适合小打小闹的。

对于整个猪场而言,采用自繁自养的模式,这个猪舍建设情况大概分为妊娠猪舍(母猪猪舍)、分娩猪舍、保育猪舍和育肥猪舍。另外还要必须配置的就是专业防疫设施和公猪猪舍以及配套设施。从这位网友的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应该是想了解各种不同猪舍的一个配比情况。但是这个就比较困难,我也只能大概举例说明一下。咱们以年出栏1000头育肥猪舍为例,下面我就简单给各位网友分享一下。

母猪大概需要的数量情况:1000/2.2×10×0.91×0.92×0.99=55(头)

①以饲养周为例:各饲养群转组猪数的确定(生产节奏):

1)产仔窝数: 55×2.2/52周=2.3 (窝)

2)妊娠母猪数: 2.3/0.95=2.4 (头)

3)配种母猪数: 2.3/0.85=2.7 (头)

4)产活仔: 2.3×10=23 (头)

5)保育仔猪 23×0.91=21 (头)

6)育肥猪 21×0.92=19 (头)

生产母猪数量

生产母猪为分娩哺乳、妊娠和空怀配种母猪存栏数之和。即: 2.3×6 +2.4×12 + 2.7×5=56 (头)

公猪存栏数量

属于非周转猪群。公猪使用年限为4年,采用自然交配,每头母猪配种2次(目的是为了提高受精怀胎率和产仔率)。公猪使用安全率为0.9,每头公猪每周可配种3次,则所需公猪数为: 2.7×2/0.9/3=2(头)

后备母猪

母猪的使用年限为3年,这样,全年应补充22周龄的后备母猪19头(包括不良后备母猪的淘汰)(从种猪场购入),在后备母猪栏中饲养13周即可作为生产母猪。

育肥猪舍内部

以年出栏1000头肥猪为例,大概需要5个猪舍和1附属设备房建设。其中猪舍大概3个育肥猪舍、1一个母猪分娩猪舍和1个保育猪舍。每个猪舍大概在450平米左右就基本够用的,至于那个辅助设施房,根据实际情况建设,怎么也要500平米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