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生物,它的祖先在两亿年前的三叠纪就已经出现,熬过了数次灭绝灾难,活到了现在,常常被人们誉为“长寿”之物,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它正是,这种生物凭借着自己的长寿的技能,一直都是人们“羡慕”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有一种鳖现在全球仅存三只了,有一只就在中国,它叫做斑鳖。那么,这种鳖到底有何不同?它的现状是怎样的?真的因为无法有效繁殖将走向灭绝了吗?我们这些年还失去了哪些动物?

斑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就从斑鳖的现状、渺茫的未来以及人类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来聊聊,为什么地球上越来越多的动物离我们而去了,而斑鳖这种全球仅存三只的神兽,是否也会消失在人类的视野之中呢?

濒临灭绝的斑鳖

大家印象中鳖是什么样的?大部分人可能会说,这是一种和乌龟长得很像的生物吧,只不过壳上的纹路很不同,并且头部看起来也不一样。确实是这样,今天要说的斑鳖不仅长相与寻常乌龟差异很大,连体型也更加的庞大。

乌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种生活在淡水里的物种,斑鳖的体重最大能达到180公斤,背甲的长度在1米左右。这样的体型使得它看起来确实算是庞然大物了,并且由于它们是肉食性动物,所以性情还是比较凶猛的。那么,为什么要说斑鳖是一种神兽呢?这就要从它的身世说起了。

原来,这是因为斑鳖的祖先曾经与恐龙同处一个时代,但是恐龙没有熬过灭绝的灾难,它却熬过了。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和长寿的特质,使得人们将其称为神兽或者是“水中大熊猫”。

长寿的神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斑鳖的现状非常不乐观,目前全球仅存三只,在我国的这一只是雄性斑鳖,住在苏州的动物园当中,其他的两只生活在越南境内,至于性别尚不明确。

住在苏州的动物园的斑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斑鳖濒危的情况其实很早就凸显了,在1992年时注意到这一情况的赵肯堂教授就四处奔走,呼吁大家保护这种“神兽”。到了2006年的时候,关于保护斑鳖的交流研讨会在苏州举办,至此保护斑鳖行动计划正式提升日程。

当时在我国还是有两只斑鳖存在的,并且人们还将位于长沙动物园的雌性斑鳖运到了苏州动物园,希望能够帮助让这对“情侣”不远万里相会之后诞下爱的结晶,从而改变斑鳖濒危的现状,壮大种群。

斑鳖c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2008年到2014年时,这两只斑鳖一直都在专用的池塘当中生活着,大家期待着它们能够顺利交配产卵,有时还会协助它们帮助其人工授精

可是天不遂人愿,2019年4月12日,苏州动物园当中的雌性斑鳖在被进行人工授精之后,突然去世了,从这时开始,全球就只剩下3只斑鳖了。并且由于不知道生活在越南野外的那两只到底是什么性别的,所以想要“凑对”繁育基本也不可能了。

雌性斑鳖去世报道的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话就意味着,斑鳖会因为无法有效繁殖的问题恐将走向灭绝,那么,斑鳖的未来到底是怎样的?人类有没有可能依靠科技帮它们进行繁殖呢?

渺茫的未来

实际上,在2019年苏州动物园的雌性斑鳖去世以后,研究人员就立即采取了措施,想为这种神兽留下“生命的火种”。据悉,专家团队在雌性斑鳖死后,采集了它的卵巢组织进行保存,寄希望于日后能够帮助斑鳖继续繁殖。

专家正在采集斑鳖的卵巢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即使人类这样努力,也不代表我们能够帮助这些濒危的物种脱离绝望的泥沼。要知道,生物科技只能够帮助种群规模还不错的生物来繁衍,对于这种雌性已经去世,只剩下雄性的情况,其实能做的事情非常的少。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6年间苏州动物园的两只斑鳖的繁殖情况就能看出来,它们两由于长期和异性隔绝,所以性腺和生殖细胞都出现了一些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没有为交配做好准备。即使相处了这么久,自然交配也完成过几次,并且雌性斑鳖有过产卵的行为,但是最终这些卵都没能成功孵化

正在产卵的斑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自然交配都如此困难的情况下,现在失去了雌性斑鳖,人类借助科技来帮助斑鳖繁殖就真的“万无一失”了吗?答案非常明显,即斑鳖的未来还是非常渺茫的,如果没有后代诞生,那么等这三只斑鳖去世以后,这一物种就彻底从地球上消失了。日后再提及斑鳖的时候,就只剩下了一堆标本

斑鳖标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类总以为自己的科技进步发展了,就能拯救这些可怜的生物,却未曾想过生命的复杂性导致它们在多数时间是无法被复刻的。这时可能有人会说,斑鳖灭绝会不会是因为它自身不适应环境呢?

它不适应环境,是因为环境被人类破坏了。由于在生活的水域当中有大量的有毒化学品,所以斑鳖生活在受污染的环境中其实体内是淤积了大量的毒素的。当然这一点只会缩短它们的寿命,但不会致它们于死地。

水污染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人类的活动对于水域之内的小鱼小虾却带来了毁灭性打击,随着鱼虾的大量死亡,斑鳖一边面临着没有食物吃的情况,另一边还要面临着“吃鳖人”的恶意捕捞。就这样,这个熬过了多个时代的“庞然大物”准备黯然地退出历史舞台了,人类警觉得太晚,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机。

此外,回顾历史就会发现,原来人类才是导致斑鳖濒临灭绝的根本原因。不仅如此,在人类的影响下,已经有无数个物种被迫从繁荣走向了衰败,甚至已经完全灭绝了。

物种灭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野生动物保护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地球上的其他物种正在以超快的速度消失着,有些是我们熟悉的,有些是不曾见过的。但是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人类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还是“太迟”了

除了全球仅剩3只的斑鳖面临着无法繁殖最终灭亡的问题,生活在乌干达北部的白犀牛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在2018年时,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去世了,这意味着仅存的两只雌性北白犀可能再无受孕的可能,在它们死去之后,北白犀就会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

仅剩的两只白犀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人类曾经大肆捕捞斑鳖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那么给北白犀带来灭顶之灾的原因就更加荒唐了,人们屠杀它们并不吃肉,只是为了它们的犀牛角。而事实上,犀牛角根本没有传说中的妙用,只是像人类指甲盖一样的存在。

可见,人类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总是显得太迟了。以斑鳖为例,如果1992年时赵肯堂教授提出保护斑鳖时,人们就迅速地采取保护措施,那么它根本不会走到后来的境地。包括北白犀也是一样,每次都是当某个种群只剩下几只的时候,人类才想起来要保护,可这种保护起不到什么作用

保护动物要趁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常说“正义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但是有关野生动物的正义之举如果迟了太多,那结果跟缺席并无两样。因此,人类应该花费更多的心思和时间,来思考我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到底有没有做到“身体力行”,或者说未来我们的保护措施应该怎样改进

对于斑鳖、北白犀来说,种群的灭绝之势似乎无法改变了,但是目前一些处在濒危的其他物种,依旧是有救的。不要让这种救助每一次都迟到,假如人类总是做“事后诸葛亮”,那么地球的物种多样性将继续锐减下去,总有一天,自然会开始“孽力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