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国以南的广大美洲地区。
坐落在这些地区的国家,要么像墨西哥那样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要么像巴西那样以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
这两种语言都属于拉丁语系,故得名“拉丁美洲”。
虽然拉美人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混血,但那里的主导人种一直是欧洲白人,要么是父白母印,要么是父白母黑,很少出现印第安土著占主导的情况。
但却有这么一个拉美国家,他的人种构成完全是反过来的。该国居民的父系印第安血统占到了75%,以至于在大街小巷上很少看到带有白人面孔的路人。
这个国家名叫巴拉圭。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印第安土著赶跑了欧洲殖民者,而是因为一百多年前巴拉圭同时遭到另外三个拉美国家的围殴。
在那场战争中,全国百分之九十的白人男性战死,直接被打到男女比例失调,并且一直没有恢复过来,这才造成今天的人种构成。
在这场战争中,时任巴拉圭总统洛佩斯是一个富有争议性的人物。
有人认为,他应该为大多数人的死亡负责,因为他的野心,致使国家卷入拉美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之中。
也有人认为,他是民族英雄,因为他捍卫国家利益并一直坚持到自己阵亡,虽败犹荣。
那么,这场震惊世界的巴拉圭战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何会造成这么大的种群问题?
一、欧洲学徒
1811年5月,巴拉圭宣布独立。
在这一年里,他的邻居们也都该独立的独立、该内战的内战,烽烟四起,一点也不太平。
因此,巴拉圭领导人决定对内实行军人独裁,用强权政治稳定秩序;对外闭关锁国,以防止引火烧身。
当时巴拉圭山高草多人还少。人口少,就意味着种植业、畜牧业发展不起来,国家缺少税源也建设不起来。
这可怎么办呢?
巴拉圭政府决定派遣一些上流子弟组成留学考察团,赴欧洲招募移民,顺便学习知识、引进科技。
时任巴拉圭总统的太子爷——小洛佩斯就是其中一员。
洛佩斯在欧洲待了两年多,主要活动范围是巴黎。
在当时,拿破仑几乎是全体欧洲将领的共同偶像。而洛佩斯客座圣西尔军校的时候,有幸见到了拿破仑的侄子,也就是后来的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
洛佩斯在课堂上指点江山,让拿破仑三世产生了好感。后者很欣赏洛佩斯的才华,洛佩斯也对著名偶像的嫡传子孙很是尊敬。
两人就像遇到知己一样,交谈甚欢,临别的时候还颁发了一块荣誉勋章,时人称赞其为“新旧大陆的卧龙凤雏”。
历史也证明了这两人的“实力”。
多年以后,拿破仑三世在普法战争中被俘虏,洛佩斯则在巴拉圭战争中一路败逃,将国家和人民带向毁灭的边缘。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英法联军参战。
临近毕业的洛佩斯受法军邀请,亲赴前线考察,来到现场的时候刚好赶上了英俄黑海大战。蒸汽铁甲战船的互轰令他大受震撼。
不久之后,洛佩斯收到了父亲病危的信件,心想是时候回国继承大位了。
启程之前,洛佩斯为军方签下了大量先进武器订单,并雇佣法国和普鲁士教官回国改造军队,使全军朝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将工业革命的成果带到新大陆。
这波装备的到来,让小国巴拉圭的军队实力超过拉丁美洲各国,拥有了做地区小霸王的资本。
这也为后来巴拉圭挑起南美大战埋下了伏笔。
二、被藐视的巴拉圭
此时,在大西洋彼岸,巴拉圭和几个邻居闹得热火朝天。
西班牙帝国退出拉丁美洲后,将一大堆烂摊子留了下来,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领土划分。
随着巴西和阿根廷相继独立,以前国界线上那几块渺无人烟的荒地,现在可算是正儿八经的领土了,主权这方面自然是互不相让。
特别是阿根廷,常常仗着自己人丁兴旺,常常派骑兵过来蚕食边境领土。
巴拉圭则是南美洲唯二没有海岸线的国家,独立之后西边南边挨着阿根廷、东边北边被巴西帝国包围。以至于巴拉圭的进出口货物,都要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港通过。
在那里,阿根廷人可以随意拦截、扣押巴拉圭货物,并收取高昂关税,直接卡住巴拉圭通往大西洋的海路。
当时,巴拉圭虽有10万近代化大军,但阿根廷和巴西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所以遇到邻国寻衅,沉稳的老总统在位时忍耐一下就过去了。
1862年洛佩斯继位之后本来也是打算这么做的,直到一个契机突然出现,坚定了他对邻国发动战争的决心——那就是乌拉圭红白合战。
1863年,临海国家乌拉圭发生内乱,冲突双方分别是白党和红党。
巴拉圭第一时间介入,为白党提供支援,并公开质疑阿根廷支持红党,但遭到阿根廷否认。
1864年,巴西与乌拉圭白党发生冲突,巴拉圭不希望巴西介入,于是出面调停,但被巴西拒绝了。
10月12日,巴西大军也攻入乌拉圭。
眼看自己被巴西藐视,巴拉圭坐不住了,于第二天向巴西宣战,出兵攻打巴西境内人烟稀少的马托格罗索州,巴拉圭和巴西正式开战。
次年,在巴西的扶持下,乌拉圭红党获胜,掌握了大权。
由于巴拉圭跟乌拉圭不接壤,所以当利益代言人——白党被围殴的时候,巴拉圭只能干瞪眼。
为了能够收拾红党,巴拉圭找到了表面中立的阿根廷,要求从该国的科连特斯省借出一条道,好让巴拉圭军队能够过去支援落草的白党,结果不出所料还是被拒绝了。
洛佩斯一怒之下,就让巴拉圭军队入境科连特斯省,全程未获得阿根廷的授权。
阿根廷立即做出反击,并以侵略为由,向巴拉圭宣战。
这下,四桌麻将全都凑齐了。
三、四国大战:小国寡民的悲哀
鉴于共同的敌人,阿根廷、巴西、乌拉圭组成军事联盟,合起伙来围殴巴拉圭。
战争伊始,由于巴西帝国的中央不够集权,再加上内部有派系之争,所以迟迟没能整合各州力量,让先动手的巴拉圭占尽了便宜。
当时,巴西的马托格罗索州虽然告急,其他州却是一副友军被围、不动如山的态度。
于是,巴拉圭很快就以四千兵力占据了马托格罗索州的大面积土地。
由于马托格罗索的兵力部署不多,巴拉圭军队仅在攻打科英布拉堡的时候遭遇稍微顽强一点的抵抗。
堡垒里的157名巴西守军坚持了两天,最后不敌巴拉圭军队的欧洲大炮,纷纷丢盔卸甲,设法突围了出去。
活下来的人一路飞奔,跑到邻州的阿南巴,看到那里有个代理总督,就把巴拉圭大军压境的消息告诉他。
那时候电报还没普及,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
这个代理总督只能挑选一头好马连夜启程,一个月长途跋涉、快马加鞭抵达距阿巴南两千公里外的首都皇宫,禀报巴西皇帝多姆·佩德罗二世。
等到皇帝调兵遣将、把军队和物资都统筹好,时间又过去一大半了。转眼到了1865年12月,巴西第一支援军总共2800人才悉数抵达前线,保住了该州首府库亚巴市。
尽管巴拉圭势头凶猛,并抢占先攻优势,但三国同盟的纵深更深、国力更强,巴拉圭以一挑三终究还是挑不过。
更重要的是,巴西、阿根廷、乌拉圭都是临海国家,武器和物资源源不断从英国运来,而巴拉圭只有被封锁的份。
以此为代价,三国同盟让出了关税主权,结果是战后英国商品挤占了三国市场,三国同盟沦为商品倾销地,让英国发了一笔战争财。
经过拉锯,装备更好的巴拉圭军队拗不过人数更多的三国盟军,三国同盟还是扭转了局面。
1865年6月11日,里阿丘埃洛海战爆发,巴西海军基本摧毁了巴拉内河水军。
相当于二战时的中途岛海战。
1866年5月24日,两万六千巴拉军在图尤蒂这个地方与三万五千联军激战,结果是巴拉军惨败,巴拉圭军队的成年白人男性几乎都倒在了这片战场上。
相当于二战时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1868年,巴拉圭撤出马托格罗索和科连特斯,阿根廷和巴西收复了失地,并把战线推到了巴拉圭本土。
相当于二战时的诺曼底登陆。
三场战斗下来,巴拉圭基本上就回天乏力了。
1869年,巴拉圭首都亚松森被攻占,但洛佩斯没有在地堡里自杀,也拒绝和谈,他声称巴拉圭只能在胜利或死亡中二选一。
可悲的是,这导致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以及更多人的死亡。
此后,洛佩斯宣布落草,并依靠游击战扰乱三国军。
而三国联军为了消除洛佩斯的群众基础,将所到之处身形高过车轮的巴拉圭男性悉数屠戮,致使巴拉圭举国无可用之兵。
没想到,直到此时,洛佩斯还不愿意投降。
毕竟成年人没了还有儿童,洛佩斯让十几岁的儿童贴上假胡子组成童子军,填补了巴拉军空缺的兵源。
1869年,三国联军在中部城镇尤西比奥阿亚拉附近发现了洛佩斯。洛佩斯为了保存实力,立即带着老底沿江而下,逃离追捕。
不料,船只在一处沼泽地搁浅,后面还有两万三国联军在追杀,洛佩斯只能丢下船换两条腿接着逃。
就在此时,他的死忠部下带着一支六千人队伍赶来支援,为洛佩斯断后,他们当中大多数是童子军。
于是,整场战争中最为残酷可怕的一幕上演了——瘦骨嶙峋、站起来甚至只有半杆枪高的童子军,拼尽全力打退了敌人的步兵进攻。
这场战斗连三国联军都看不下去了,他们派人劝降,却没想到使者被杀。
劝降失败,就只能接着打,于是三国联军部署了更猛烈的炮火,将童子军的阵地夷为平地。
紧接着是骑兵进场收割人头,战马的铁蹄踩过孩子们瘦弱、破败的身躯。
这场战斗进行了8小时,将巴拉圭人的最后一滴血流尽。由于当天是8月16日,巴拉圭人为了纪念童子军的牺牲,将这一天定为儿童节。
1870年2月27日,洛佩斯在赛罗科拉战役中被包围,他的几个儿子也在此前的战斗中牺牲,但他拒绝投降。
3月1日,巴西人俘虏了洛佩斯。
三国联军一致认为,只要洛佩斯活着一天,战争就将持续一天。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将洛佩斯处死。
但洛佩斯临死之前,仰天长笑,高呼:“我与祖国共存亡!”
巴西人随即一拥而上,将洛佩斯乱刀砍死,旷日持久的巴拉圭战争这才宣告结束。
而洛佩斯全家老小除了一个情妇流亡欧洲之外,基本都战死了,也算是成就了满门忠烈的佳话。
直到今天,“像洛佩斯一样战斗”这段话依然被视为是对军人的崇高赞扬。
但这场战争给巴拉圭造成的影响,可以用“灾难性”来形容。
1865年的时候,巴拉圭有52万人,到了1871年再度统计人口的时候,只剩得22万——10万妇女、8万儿童、成年男性仅3万。
战后,为了恢复国力,巴拉圭人不得不实行一夫多妻,以此来缓解跌落谷底的人口数量。
巴拉圭损失了主权、领土、人口,只剩得尊严和荣誉。昔日的拉美军事强国从此一蹶不振,沦为三流国家,到今天估计只能在足球新闻上看到了。
文/尕娃子
参考资料:
1、《一个国家的自杀——19世纪巴拉圭战争始末》,邢天宁
2、《史上最糟糕的总统——弗朗西斯科·索拉诺·洛佩斯》,王秀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