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起前行】潜研印社抗“疫”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壬寅三月,本是春暖花开时节,申城却碰上了“倒春寒”。

3月26日,上海市文联发出《“艺”起前行,迎接百花盛开的春天——致上海市文联全体会员书》,作为海上一个普通的艺术篆刻沙龙——潜研印社,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之中,志愿有爱,抗疫有我,他们投身于抗疫志愿服务,并且用篆刻艺术为抗疫助力,为上海加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镜头一: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刻字和硬笔书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杨祖柏,有感于所在小区封控工作的有序开展,创作了一组《抗“疫”印记》,用篆刻的形式记录所见所闻所感。他还组织印社全体同道创作“艺”起抗疫主题印,表达战“疫”必胜的美好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镜头二:曾在上海篆刻展多次获奖的陈晓红,化身“大白”,协助方舟等大型企业、商场进行核酸检测,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次,她在专注志愿服务时,一抬手,手机滑落至防护服裤管里,为了不影响大白工作,她一直坚持到任务完成才去取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白(肖形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愿天下无疫

镜头三:幼教工作者张怡弘,坚持每日与幼儿家庭进行亲子连线,还制作亲子互动视频,让封控中的娃娃们保持愉悦的身心。她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既当“大白”,又当“大蓝”。她创作的“抗疫”主题作品被媒体采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衣天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安宁

镜头四:在教育系统工作的戴安然,几天来一直“住”在工作岗位上 ,还积极参与抗疫志愿者工作,引导和帮助老人进行核酸检测。晚上,挑灯夜战,创作作品,助力抗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舟共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上一线

镜头五:服务于物业管理工作的何栋秀,因熟知物业管理,运用专业知识支持小区“抗疫”志愿服务,想法设法解决大家的急难愁盼。她创作的“抗疫”主题作品被媒体采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爱有“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来无恙 你在心上

镜头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从事广告设计的胡层华,在抗疫中,主动报名负责小区老年人核酸检测登记服务,同时,帮助老年人做好检测准备工作,“胡老师在吗?”成为了小区老年居民每次核酸检测的口头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逆行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志成城

镜头七: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黄美华,在自己手受伤未痊愈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创作,精心完成了6方主题篆刻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起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有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守望相助

镜头八: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就职于上海潜研堂钱大昕史料陈列馆的闵青,为了助力抗疫,这几天,围绕抗疫主题创作了6方篆刻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且吉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平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命重于泰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守卫“嘉”园

镜头九: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从事书法教育工作的徐静,每天给学生发送书法小视频,在网上指导教学。为了助力抗疫,积极参与主题印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众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隔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守“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守住上海

镜头十: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有“华亭一刀”之雅号的顾翔,积极配合核酸检测、理解封控政策,向街坊邻居宣传疫情防控小知识,严格足不出户,用手中的刀笔篆刻“抗疫”流行语和美好祝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月三 春花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动态清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静待花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潜研印社 海上文旅

发布:时代中国杂志、何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