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飞行音乐合伙人召集人吉克隽逸在《天赐的声音》节目中说出那句:

“听说这里是专业歌手的试炼场,也是音乐评论的天花板。”

就注定了歌手与声音鉴赏团之间必将会有一番唇枪舌战,血雨腥风。

而最先站出来博弈的是信。

经过场上的激烈交战以及场外的持续发酵,信最终败下阵来,于4月4日发文致歉,称自己之前在节目上发言的时候,言辞激动了些,可能会造成许多人的误解和带去困扰与争论,在此表达遗憾与歉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信服软了,

声音鉴赏团却并不打算鸣笛收兵。

这次,轮到张碧晨。

张碧晨和张紫宁合作演唱完原唱是孙燕姿的《雨天》后,声音鉴赏团的梁源提出反面意见,

“好的翻唱和改编应该是对优秀的作品有升华和拔高,而不是停留在技术和演唱能力上。否则这样的流传或者作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评论够尖锐、刺耳。

一同合作演唱的张紫宁表现出一脸木讷,就像一个犯了错的学生惴惴不安、战战兢兢地接受着老师的批评。

旁边的张碧晨,却是不卑不亢、镇定自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的一番话更是让全场的人无一不佩服,说得既好又妙!

1.她先是肯定了对方:

老师讲得也没问题。

2.然后话锋一转:

但我觉得这首歌也没有必要拔到这么高的高度上,并不是我们改编的每一个作品都要去超越。

‘超越’是一个很主观的词,你觉得是超越,在别的人看来却是后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最后升华并总结:

《天赐》是开启了我们所有这行业里的人,我们其实都有光环,我们来到这个舞台,依旧可以面临这些不一样的声音。可能在网上我们也能看到,但是没有办法直接交流,可在这可以。他说他的,我来听取,我来表达我的。我觉得都挺美好的,所以我觉得老师说得对,也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细回味,张碧晨的这一番话是非常高级的。

我不和你争也不反驳你的观点,但我同样能用我自己的观点让你觉得你说的话并不一定对。

尤其是她说道:

“‘超越’是一个主观词,你认为的超越,在别人看来是后退。”

这一说法太绝妙。

这个‘主观’可以有很多层面的理解。

第一,并不是你说我没有拔高就没有拔高,没有超越就没有超越。

第二,进一步暗示了:别太嘚瑟,你说的只是你说的。

而且张碧晨还说道,“我们其实都有光环”。这就更加强调了自己的翻唱及改编并没有你说得这么不堪,自己也是一个有身份有优秀作品的人。

真可谓是滴水不漏,严丝合缝。

不争论不回怼却绵里藏针、话里有话,不但一下子瓦解了对方的进攻,而且通过四两拨千斤的巧劲让对方无言以对,无法进一步辩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

张碧晨的这一底气和从容自她开场的一段话就充分体现了。

她有说道:“《天赐的声音》是一个很专业的音乐舞台,我来《天赐》的心情和别的舞台确实不一样,在座的都是老朋友,我总觉得来这儿,好像是有一种展示加交作业感觉,但是,是一个很正式的作业。”

这段话很好理解,

张碧晨从《中国好声音》出道,浙江卫视如同自己的娘家,所以参加由浙江卫视举办的音综有种特别的亲切感,大家都是老朋友,歌唱表演也是一种回到家向老师或者家长交作业的感觉,而不是比赛。

另外,张碧晨这次参加节目的的身份是常驻音乐合伙人。

面对这样歌唱有实力,说话又慢条斯理,还是节目所在电视台的“亲闺女”,声音鉴赏团原先质疑的声音也就只能是随风飘过,并且接下来乖乖闭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