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是清朝历史上少有的比较开明的皇帝,在他继位的十余年时间里进行了多项改革,很大程度上革除了康熙皇帝后期由于吏治腐败造成的不良影响,对“康乾盛世”的连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之所以说雍正皇帝开明,主要还是在他用人方面,雍正皇帝在位时有四位宠臣,分别是李卫、田文镜、张廷玉以及鄂尔泰;其中李卫张廷玉为汉人,田文镜为汉军旗人,只有鄂尔泰是正儿八经的满人。

很多人都说雍正皇帝是偏向汉人的,甚至有野史说他其实也是个汉人,其实不然;史载雍正皇帝是一位赏识执法严,作风雷厉风行,严猛行政,有开拓气魄的皇帝,他与清朝其他皇帝不一样,他用人并不是看重出身,只看重能力和忠诚度。

而汉人的人口基础远大于满人,人才的数量自然也要远大于满人,只不过之前一直被压制而已,雍正皇帝实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式,汉人官员们自然就开始冒头了,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雍正皇帝的头号宠臣李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这李卫,在历史上也称得上是一个传奇人物了,因为他的官原本是花钱买来的;有传闻说他父亲是私盐贩子,也有人说他父亲是地主,还有人说他父亲是富商,但不管是哪种说法,都说明他家应该是挺有钱的。

所谓“商而富则仕”,他的父亲希望家里能出一个当官的,但李卫又不是读书的料,无奈之下只得花钱给他买个官,当时是捐资给他买了个员外郎的虚职,当时花钱买官的基本都是这个职务,基本上没什么权力,就是有个官名头衔而已。

但是这李卫虽然不是个读书的料,但为人机敏聪明,特别能干,期间就有官员发现李卫才干了得,于是向朝廷推荐了他,因此不久之后,李卫便入朝廷任兵部员外郎一职,又过了没两年,这李卫又升为户部郎中一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户部郎中是正五品官员,虽然看似只是从之前的从五品的员外郎升为了正五品的户部郎中,但其中的差距可谓云泥之别;毕竟户部侍郎已经是实权阶级了,也由此可见李卫的确是有才干的。这也让当时还在与其他皇子争夺储君之位的雍正皇帝就已经注意到了他。

雍正皇帝继位之后便立即任命李卫为直隶驿传道,未到任又改任命为云南盐驿道;之后由于政绩显著而升任云南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税赋,但仍然兼管盐务的职务;这布政使可是从二品的大官了,而且在地方上权力极大;说他是平步青云都有点弱了,简直就是坐火箭飞升的。

但此时的李卫年仅36岁,这兼管盐务的云南布政使还不是他仕途的终点;之后他又被提拔为浙江巡抚兼任两浙盐政使,整理盐政,查处私盐贩卖;不到一年又升任浙江总督,管巡抚事。之前说过曾国藩的传奇事迹,曾国藩以科举踏足官场,拜在权臣穆彰阿门下,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但曾国藩和李卫比起来就弱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卫1717年捐资踏足官场,从一个象征意义的从五品员外郎,到从一品的浙江总督,也只不过花了十年时间;而且这浙江总督虽然只是从一品,但却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权势之大,可想而知,这远不是曾国藩能比的;而且之后他又历任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

为何李卫升迁如此快呢?其实也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李卫肯用心办事,敢办实事,因而深得雍正皇帝的信任;什么叫用心办事?不管担任什么职务,他的政绩都是最好的,包括治理私盐的问题和治理地方的问题。

什么叫敢办实事?乾隆二年,诚亲王府护卫库克与安州民争淤池,这要是其他官员来办,肯定是卖诚亲王面子,但李卫却是秉公执法,并因此得到乾隆皇帝赐四团龙补服的嘉奖,这可是郡王一级的嘉奖了,清朝历史上得到过这个嘉奖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汉臣里面更是只有五位得到如此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李卫的确是厉害,历史上关于李卫的事迹有很多传闻,但这些传闻实际上还比不上李卫真正的人生来得精彩;从他升迁如此之快,受恩宠如此之浓重可以看得出来,不论是雍正皇帝,还是乾隆皇帝,对于用心办事、敢办实事的人,都是十分欣赏的,但这样的官员实在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