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多地受疫情影响,学生们纷纷上起了网课。网上有人调侃:“花了半生积蓄买的学区房,结果孩子一直在家上网课。”

目前,网课的存在不光让老师辛苦、家长痛苦,更是在考验着学生的自制力。不过有一群学生在网课学习的过程中,显得轻松又自由,他们就是学业压力没那么突出的大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因为大学老师没有教学的压力,大学生们也没有考学的压力,更没有来自家长的督促。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将网课挂上,然后可以一边听课一边做些其他事情,既不用担心老师会连问提问,更不用举手发言,甚至连课堂笔记都不记。

不过,为了期末的学分,老师也会不定时地督促同学们签到或点名,避免逃课情况出现,但在这个过程中,就有一位同学因为名字太萌而意外走红。

武汉的大二女学生上网课,却因名字太前卫而“社死”

对于上网课精力不集中的大学生们来说,只要一溜号就很容易错过点名或签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武汉一高校的女大学生就因上厕所而错过签到时间,可当她向老师解释说明时,却因为名字再次被老师质疑。

原来,女孩的名字叫“屈啦啦”,如此可爱的名字,恐怕谁也想不到这是真名。

当老师看到这么可爱的名字时,误以为是同学自己起的网名。为了便于统计大家的上课情况,老师要求该女生将名字改成自己的真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屈啦啦”本人表示,自己用的就是真名,并拿出的身份证以示“真身”。

老师和同学们看到后立马不淡定了,原来真有“不靠谱”的家长会给孩子起如此前卫的名字。对此屈啦啦同学也表示:从小到大,她的名字经常在升学的过程中被别人误解,自己都习以为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也有同学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头一次看到,还以为是屁啦啦,真是大型“社死”现场啊!

更有同学表示:以后屈啦啦估计逃不了课了,因为名字太显眼,老师和同学们印象太深刻了,而屈啦啦面对同学们好心cue她的场面,也只能无奈感叹:我能申请换个星球生活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名字太过出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种烦恼

名字太过另类虽然容易加深印象,也显现了父母的个性。但很多时候,的确也给本人带来不小的麻烦。

最常见的就是别人容易叫错的问题,比如“牛牪犇”,遇到不知道读音的,要么问:“牛啥?”。要么:“牛牛牛”,双方都很尴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有名字是谐音梗的,如一名叫“付岩杰”的男孩自述:在十七岁前,生活中都是春天,直到妇炎洁广告开播。还有网上一直很火的“杜齐眼”,以及更火的“史真香”。

上面看起来搞笑的名字,一旦本人在学校期间被同学们拿来恶搞,会带来很多烦恼。毕竟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像屈啦啦那么乐观,有些时候,特别是孩子还小的时候,一旦因为名字被同学们嘲笑,疏解不好的话,怕会让本人很自卑,甚至带来很多心理上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殊的名字对学生而言是好事吗?

这届大学生的家长多是七零后或八零后,他们中大多又是独生子女,从小是在蜜罐子里泡大的,当这届独生子女成为家长后,彰显个性的行为直接体现在给孩子起名上

有些家长为了避免重名,还会用一些生僻字,有些连老师都不认识,上课点名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尴尬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些家长给孩子起名注重“谐音梗”。像“刘小灵童”,还有给男孩起名为“公主”的,老师拿着花名册点名时,都会觉得好笑,更别说其他同学了。当被点到好笑的名字全班哄堂大笑时,被点到名字的本人,不知作何感想。

有人说:“难怪许多明星或名人在出道或成名时都要改名字,因为父母给起的名字太不靠谱,真是没法说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不可否认,重名的确会有些尴尬。比如2021年重名统计时,“一诺”“思琦”等就像极了当年的“爱国”“为民”,成了新的时代特色。

但是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即使不用特殊字起名也可以有很多组合,家长们也没必要挖空心思起一些过于另类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名字只不过是一个符号,让别人知道你的代称而已。同学们也不必因为自己的名字太过个性或太没个性而苦恼,因为现在更改名字也并不复杂。

今日话题:你身边还有哪些奇特的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