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法国大选首轮对决结束,根据法国内政部公布的数据,现任法国总统马克龙,以27.6%的得票率在此轮混战中暂居第一。然而,在西方社交媒体上,另一位候选人的名字却登上了热搜。

这位候选人,便是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的领袖玛丽娜·勒庞。数据显示,在此轮投票中,勒庞以23.4%的得票率暂居第二名,紧追马克龙不放。本月下旬,她将继2017年大选之后再次与马克龙上演巅峰对决。

作为法国极右翼民粹势力的代表性人物,现年53岁的勒庞在处理难民等法国国内问题上相对激进。同时,在外交领域,这位总统候选人的思路也与马克龙大为不同。

早在2017年参加大选时,她便高举“脱欧”旗帜,一路杀入决赛圈。到了今年2月,再次尝试冲击总统宝座的勒庞更是进一步表示,只要她当选,便将带领法国退出北约。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对北约及其背后的美国的强硬态度,在对俄关系上,勒庞却被西方媒体视为普京的“同情者”,在此轮俄乌冲突爆发之前,她曾对普京的许多做法表示过“理解”。而随着俄军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勒庞又及时作出调整,紧跟西方主流舆论,对俄罗斯进行了谴责。

不过在实际措施方面,勒庞却反对向俄罗斯施以制裁。比如在近期举行的一场电视辩论会上,当勒庞被问到“法国是否应该停止从俄国进口能源”,她反问道:“我们是想死吗?”并表示要为法国民众着想。而这一态度,也贴合了她在此次大选之中主推民生议题的整体竞选思路。

而在大家都十分关心的对华态度上,勒庞与以特朗普为代表的美国右翼势力极为相似。据悉,2019年时,勒庞就曾在一场电视辩论中为了攻击对手发布了辱华言论。今年1月,她更是公然宣称西方应该让俄罗斯“融入到欧洲”,并担忧西方的激进对俄政策会把俄罗斯“推向中国”,还将此称为“最大危险”。

在此基础上,她甚至放言,法国将在印太地区“对抗中国”。不难想象,如果以勒庞为代表的法国极右翼势力上台,中法关系必将受到影响。

众所周知,与立陶宛等蕞尔小国不同的是,中法在经贸领域的合作规模极大。法国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实际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技术引进国。中国是法国全球第六大、亚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一旦双边关系恶化,对于中法来说都不会是好消息。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这些潜在的问题都有一个绝对的前提,那就是勒庞能够成功当选。而对于勒庞自己来说,在最后一轮对决中能否战胜马克龙仍是一个难题。特别是在首轮投票之后,得票率22%的极左翼政党“不屈法国”党候选人让-吕克·梅朗雄已明确表示支持马克龙。

相比之下,虽然勒庞也得到了极右翼政党光复党候选人埃里克·泽穆尔的支持,但泽穆尔在首轮投票中的支持率为7.3%。因此,西方媒体普遍预测,马克龙仍将战胜勒庞,成功连任。

但不能忽视的是,作为极右翼领导人的勒庞能在两次大选中杀入决赛圈,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近些年极右翼势力在法国以及欧洲政坛的崛起。这对于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而言,绝对算不上是一个好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