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20名农业农村局的职工参加了由市妇联主办的第3期“德慧课堂”,活动在德阳市三彩画坊顺利开展,并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色古香的三彩画坊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精致香囊。在老师的介绍下,大家一边欣赏它,一边了解它的由来。香囊起源于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苏轼的《浣溪沙·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描述了古人佩戴香囊,辟瘟除秽、祈求健康平安的习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着,“三彩画坊”创始人之一、绵竹年画非遗女传承人贾萍老师开始讲解香囊的制作过程。首先要将花布、针线、棉花和艾草等材料准备好;其次,将配饰依次缝在花布上,再将花布按香囊的大致形状缝合;然后,将加入艾草的棉花塞进香囊中;最后,定好香囊的正中心进行缝合。主体制作完成后再给香囊串上珠子、挂绳,整个香囊就做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大家开始动手制作香囊。大家穿针引线,用彩色丝线在花布上绣制出可爱的小老虎图案纹饰,接着再缝制成小绣囊,然后将浓烈药香气味的艾草和棉花混合装入囊内,挤压捏制成型后再进行最后的收口缝制……,在大家的努力和欢声笑语中,药香四溢的香囊就制作完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小的香囊上绣有“喜乐、平安、福至、如意”等字样,装满了美好的祝愿,更寄托了大家心灵深处的美好诉求:愿国富民强,国泰民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农业农村局妇委会供稿,市妇联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