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1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要求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完善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巩固控辍保学成果,逐步实现进城务工青年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让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王泽彪/摄
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不容忽视
正在经历社会转型的中国,人口流动的规模与频率世所罕见,也正是这样的流动带来了中国经济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与第一代进城务工人员不同,当下的流动人口家庭化的趋势越发明显,这是物质基础相对充裕后的自然选择,也必然带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详细】
目前,大部分进城务工青年都把子女带在身边,希望自己子女在城市能享受更好的教育。但由于某些城市教育资源有限,尤其是中小学和幼儿园学位资源供给有限,不能满足所有随迁子女入学需求,不少城市不得不通过居住证、积分、连续缴纳社保等条件进行限制,造成随迁子女与户籍人口入学待遇差异化。【详细】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教育是重要一环
要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必须设身处地为青年人着想。《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围绕城市规划环境、教育环境、就业环境、居住环境等方面,着力优化、解决青年人群遇到的各类问题。其中,城市教育环境关系到进城务工青年的切身利益,即能否解决这类青年随迁子女入学待遇问题,是青年人选择城市的一个重要指标。【详细】
与孩子“在一起”,让孩子有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和更公平的学业竞争可能性,常常是进城务工人员奋斗的朴素出发点之一。入学待遇同城化不仅能让孩子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也让孩子的父母——那些城市的建设者们对城市更有归属感。流入城市也会因为进城务工人员长期稳定的生活与安心的工作,收获更优质的劳动力红利、创造力红利。【详细】
实现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要有时间表
笔者以为,“逐步实现”四个字是一种务实表述,因为新增学位满足需求只能逐步实现。但“逐步实现”也要有时间表,比如各类学位缺口有多大,通过多长时间来实现,每年实现多少目标,最好有详细时间表,这既便于各方监督,也能鞭策城市加快速度,早日实现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详细】
解决教育方面的问题从来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很多时候也很难一蹴而就,但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环境,却是广大青年和青年发展型城市迫切需求的。相关部门显然要展现更多作为与担当,并以此为契机,更好地解决诸如婴幼儿照护难、儿童留守、中考焦虑、职业教育质量不高等诸多困扰大众已久的教育难题。【详细】
(以上综合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
V视角:
@Under-ordi:进城务工人员为城市发展付出了很多,他们的子女理应获得公平的入学待遇。
@没有人可以逃过的情结:真是好事,虽然我没赶上……
@bravewise:子女教育是大事,安居才能乐业。
@卧龙布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孩子身上,总是寄托着父母无限的希望。对广大进城务工青年来说,随迁子女的教育是天大的事情。诚然,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目前难以一蹴而就,只能逐步实现,毕竟,增加学位和配备师资不仅需要大量教育投入,还得理顺机制、破除积弊。但是,既然明确了“逐步”,那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只有这样,迈出的每一步才会更加坚实。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邓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