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罐头伤害过的壹读君 | 彤 子
近期持续的上海疫情,给广大居民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以前买葱都论根买的上海人,现在也开始了“抢菜人生”。
抢菜“外挂”神器筋膜枪
就算不在上海,也有一部分因担心自己哪一天也被疫情突然封控了,开始了囤货操作,主要囤米面、新鲜蔬菜等,至少保证一个星期够吃。
有网友发出疑问,为什么我们不囤点罐头呢?
国外疫情肆虐时,外国人民都是疯狂抢罐头。
2020年疫情期间,海外从中国进口罐头的新闻
其实,外国人民本来就对罐头有点“上头”。据《中国罐头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罐头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的中国,人均年消费仅为 1 公斤,而美国人均罐头年消费在 90 公斤左右,西欧约为 50 公斤。
多数中国人不仅不爱买罐头,还对罐头表示嫌弃。
那么,被中国人民冷落的罐头,是如何成为欧美国家人民的心头好的?这要从罐头的历史说起。
改变世界格局的罐头
假如世上没有罐头,拿破仑也许永远无法席卷欧洲!
中国有句古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粮在战争中具有重要地位。自古以来,有名气的军事家都有“独门军粮秘笈”:商朝闻太师发明了“甜烧饼”;三国诸葛亮有“锅盔”制法;明将戚继光有“戚公饼”传世。
对军队来说,让战士们吃饱、吃好是头等大事。拿破仑就曾经为这个头等大事懊恼不已,由于当时战线过长,运输到前线的军粮多已变质,对法国军队的战斗力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拿破仑没有“独门军粮秘笈”,但对此事非常重视,马上花重金,向全国征集解决军用食品保质的方法。
1804年,一个名为尼古拉·阿佩尔(Nicolas Appert)的法国厨师闪亮登场,并带来了神奇的防止食品变质法。阿佩尔自1780年起就开始研究用糖保存食品的方法,他先将处理好的食物装入广口瓶后放到沸水锅里加热,再趁热用软木塞塞紧瓶口并封死。
为了让世人看到并记住自己的食品保质技术,阿佩尔还做出一个惊世之举,将一整只羊密封起来。
有技术又擅长营销的阿佩尔自然得到了拿破仑的赏识,当时的他已经拥有一家50人规模的工厂,而阿佩尔制作的第一批罐装食品就是现代罐头的“祖先”,他本人也成了“罐头之父”。
拥有了罐头的拿破仑军队如虎添翼,势力迅速扩张。荒漠、高山、极地......无论多险恶的环境都阻挡不了他们的步伐,因为他们随身携带的“罐装食物”给了他们勇气和底气。
玻璃罐头虽有效延长了食物的贮存期限,但瓶体易碎属性也是个不容忽视的bug,兵荒马乱的战场上,没人有多余的精力保护这些脆弱的易碎品。
此时,英国人彼得·杜兰特(Peter Durant)成功研制了焊接密封的马口铁皮罐头,并在英国获得了专利权。
很遗憾,这种铁皮罐头早期并不安全。英国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爵士(Sir John Franklin)在远征北美极地的任务中全员丧生,有学者认为害死他们的就是罐头,因为当时的包装工艺可能导致铅中毒。
但罐头的食品保鲜地位是不可撼动的,特别是在人们发现富兰克林远征队的罐头之后,时隔100年的罐头,依旧没有变质,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僵尸肉罐头”。
除了延长食物保鲜日期的本领,罐头还有一种“特异功能”——带来希望。
战场上,即使身处不毛之地,看到罐头里的嫩绿色春豌豆和四季豆,也会令士兵们精神鼓舞。
因此,罐头还是欧美末日文化中的“希望之光”。
罐头点燃末日文化里的希望
在欧美众多类型的影片题材中,末日题材永远占有一席之地。
欧美影视剧的“末日”灵感,来自《圣经》最后一章的《启示录》,战乱、天灾、病毒、僵尸乃至外星人的入侵,总之未来的人类总是过着民不聊生的日子……
导演、作家们心中的世界末日各有不同,但末日中的罐头总散发出“希望的光芒”。
在影片《末日危途》中,一场燃烧了一年的山火把人们逼上绝境,片中幸存下来的父子两人躲过重重劫难后,在一个地窖里发现了“天堂”——一屋子的罐头。
电影《躲藏》同样是世界末日题材,一家三口躲进有水井和一堆罐头的地窖,才得以存活。
电视剧《行尸走肉》是僵尸题材的影视作品,一小撮幸存者在数量庞大的僵尸和丧心病狂的人类间艰难周旋,每当主角们发现罐头,脸上总会洋溢出发自内心的幸福感。男主瑞克在敌人身上找到一小罐苹果酱,并对这瓶小罐头行“注目礼”,准备带回去给他的小女儿吃。
请忽略他们身上的血迹,反正都是化妆效果
红毛发现罐头时的喜悦表情就更加明显了。
热衷灾难片的朋友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灾难片中总少不了罐头的身影。
无论任何形式的世界末日,都会造成现代人类社会体系的瓦解,水、电、天然气将逐步停止供应,冰箱不再提供食品保鲜功能,超市里的面包、点心等食物不是被抢夺一空,就是在几周的时间内变质、发霉。饼干、膨化食品的保质期最长在2年左右,就算储备充足,2年后也会迫使人类开启原始狩猎生活。
即使狩猎成功,原味烧烤也不一定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此时能让人们再次品尝到人类文明味道的,只有保质期超长的罐头。到那时,即使是原本不爱吃罐头的人,都会为发现罐头而欣喜若狂吧,因为饥饿能够使人们快速接受他们原本排斥的食物。甚至再也离不开,就像二战后英国人依旧热爱来自美国的援助食品——午餐肉罐头(Spam)。
战争带来的文化影响甚至可以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但中国人碰巧是个例外。
罐头折射中西饮食审美差异
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一的罐头生产大国,但我们对罐头并不热衷。
— 新鲜度 —
在中国百姓心目中,未经加工的水果、蔬菜越早运到市场越新鲜。
在西方人民心目中,罐头是超市里最新鲜的食物,因为在果蔬成熟的几小时之内,就能送到工厂加工生产成罐头了。相比之下他们也会认为鱼肉罐头比活鱼更新鲜,因为活鱼在运输过程中“身体机能”会有所下降。
— 味道 —
对于煎炒烹炸样样全能,又善于掌握火候的中国人来说,罐头不太好吃。
对于烹饪方式相对单一的西方国家来说,罐头不只是保存食品的方法,还是一种烹饪法。热心传播阿佩尔装瓶技术的法国著名美食家格里莫·德·拉雷尼耶(Grimod de La Reynière)曾经宣称:瓶装青豆和新鲜青豆一样美味。对此,外国朋友们并不认同,他们认为瓶装青豆更好吃。
— 保质期 —
很多中国人对罐头的超长保质期持怀疑态度,认为其中添加了起到“防腐作用”的东西。
其实食物变质的主要原因是表面微生物繁殖所致,在有效隔绝微生物的条件下,没有防腐剂的食物也能延长保质期,果蔬类罐头就是这么操作的。
水果在74天腐烂的全过程
罐头多采用热力杀菌工艺,对食品表面的微生物进行全面“消杀”。罐装前,罐头容器也会经过清洗和加热杀菌。装罐时,罐体内的气体会被迅速排空并密封,所以罐头在无菌密封的状态下,可以实现保质期的“超长待机”。
所以,那些抢不到新鲜果蔬的朋友,也可以退而求其次,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些正规厂家生产的果蔬罐头。
由于罐头的热力杀菌工艺及真空封装,会使罐头内部产生负压,封死了微生物进入罐头通道的同时,也增加了人类开罐头的难度。
臂力欠佳的朋友,建议选择易拉罐装的罐头。
参考文献:
夔宁. 中国古代的军粮[J]. 四川烹饪, 1995(05):24.
甄锐. 世界军用口粮地图——谁才是战场美食的王者?[J]. 齐鲁周刊, 2019(21):62-63.
刘焕松, 李宗哲, 刘锐, et al. 吃出胜利:作战口粮保障与战场卫生的革命[J]. 轻兵器, 2014, 000(023):13-17.
王书勤. 外军野战口粮饱览[J]. 轻兵器, 2007, 000(021):38-41.
任世宣. 软罐头工业大发展前夕谈软罐头杀菌工艺[J]. 食品与机械, 1992(05):11-12.
陈亦水. 谁人之殇?——后启示录电影的末日书写与文化逻辑[J]. 当代电影(12):36-43.
屠用利. 罐头制造的新技术[J]. 上海食品科技, 1983(03):25-26.
https://v.qq.com/x/page/f08582lvbyq.html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