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万众瞩目的事件当属俄乌冲突了,俄乌冲突现在的始作俑者(北约)现如今躲在后面看戏,而乌克兰人民却在不断地流血、牺牲。此时,欧美等国本应该对俄乌关系拱火而愧疚,但欧美记者下面的做法让人愤怒。
3月3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按例参加记者会,在记者会中,英国记者提到俄乌关系时说:“乌克兰的孩子正在死去,你现在能睡得着吗?”话到此处,拉夫罗夫非常愤怒,斥责欧美国家打着所谓的人权旗帜,却从来没有做过符合人权的事情,欧美报社是否实事求是的为伊拉克、利比亚人民死亡而报道过?
拉夫罗夫直截了当的话语,让这位英国记者直接闭上了嘴。事实上,这不是拉夫罗夫第一次以强势的外交姿态与记者、国家政要交流。可以说俄罗斯强势外交的推行,拉夫罗夫有着不可或缺的贡献,拉夫罗夫无时不刻都在怒怼西方:“你以为你是谁”!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拉夫罗夫会以如此强硬的外交态度对待欧美?拉夫罗夫又为俄罗斯强势外交做出了什么贡献?
强势外交,国家所迫
俄罗斯为什么一直以来都以强势外交作为本国的外交主要政策,实际上也是非常无奈的一种选择。前苏联一直以来在外交上的态度就非常的强硬,尤其是美苏争霸期间,双方作为超级大国一直在较着劲,外交上也是一样。
但可惜的是,前苏联末期,苏联陷入到阿富汗战争无法自拔,本国经济也由于内部腐败、军备竞赛被彻底拖垮,不得已走上了解体的道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了前苏联最大的继承者,此时,俄罗斯的红色信仰已然不复存在,俄罗斯迫切地需要解决本国糟糕的经济,于是选择向欧美示好。
俄罗斯的示好,真的换来美国的真心对待吗?从意识形态上来说,美国一直以来对俄罗斯非常的忌惮,并不是因为俄罗斯有庞大的核弹数量以及先进的军备,而是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继承者,在某些情况下来看,俄罗斯这头巨熊一直在沉睡中还未苏醒。
欧美国家无法保证,俄罗斯这头巨熊在苏醒后,是否会成为第二个苏联。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俄罗斯在对欧美示好期间,美国非但没有帮助俄罗斯改善国内经济,还将俄罗斯经济弄得一团糟。
叶利钦时期,美国经济学家建议俄罗斯使用休克疗法,一举破坏掉俄罗斯的经济体系,此时的卢布还不如厕所里的草纸,俄罗斯也陷入到混乱当中。欧美国家为了进一步破坏俄罗斯,在各个场合不断地戏弄俄罗斯,让这个曾经的大国在外交上一直以低姿态面对欧美国家。
直到普京掌控俄罗斯后,普京发现,一度的对欧美示好,最终换来的只剩下欧美的戏耍。现如今,想要改变这样的局势,就必须要改变外交上的态度,让欧美真正的忌惮俄罗斯,才能让俄罗斯重新站起来。
就这样,普京找到了拉夫罗夫,由拉夫罗夫担任俄罗斯外长,俄罗斯自此开启了强势外交之路。那么拉夫罗夫到底是谁,他有什么能力可以让俄罗斯外交一扫阴霾呢?
出身苏联,投身外交
还记得我国电视剧《外交风云》有这样一个片段,毛主席在建国后,询问周总理,我国第一批驻外外交官应当如何选择?周总理在与毛主席深入讨论后,决定让我国一批开国将领担任,毛主席说到:“这些人在战场上经历过生死,在外交上,必然会维护国家的利益,不会成为背叛国家的叛徒。”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选择是无比正确的,这些将领们在一开始虽然没有接受过所谓的外交辞令,但是他们的风骨值得我国后世所有外交官去学习。拉夫罗夫也是如此,他在外交上的风骨,是俄罗斯能将强势外交推行的关键。
拉夫罗夫出生于1950年,此时还是前苏联时期,拉夫罗夫的父母均是前苏联的高级知识分子,优越的家世,拉夫罗夫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且考上了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这也为拉夫罗夫后来参与到外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实际上是外交部直属学院,在这所毕业的学生,许多都直接来到了苏联外交部中任职。拉夫罗夫在毕业后也同样如此,在父母的教育下,他认为前苏联现如今有些穷兵黩武的,这是畸形的,于是拉夫罗夫放弃了投身前苏联核武器研究的道路,决心在外交上为苏联做出贡献。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成长出了一批有理想、忠于苏联的青年外交官,他们因苏联的强大而感到无比的自豪。这些人中就有拉夫罗夫,并且拉夫罗夫正是这批外交官中最为优秀的一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拉夫罗夫由于出色的家世、勤奋好学的态度,逐渐从驻外大使晋升为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处一秘、高级参赞等职务,可谓是平步青云。但是,苏联的国运似乎就没有像拉夫罗夫的晋升之路一样平稳,很快苏联就迎来了末日。
1988年,拉夫罗夫从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处回到苏联时突然发现,他心爱的祖国现如今并没有因为他在外交上不断地抗争而变得更加美好。此时的苏联已经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巨人,而拉夫罗夫却像是不断在挣扎扶持这座巨人,不让其倒下的脊柱。
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前苏联的病根实在是太深了,国家这座庞大的机器,仅靠拉夫罗夫一个人苦苦支持是完全不够的。最终苏联解体,拉夫罗夫的信仰和信念骤然崩塌,用拉夫罗夫自己的话来说:“那段时间是他人生中最糟糕的时间,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会对当时国家发生的一切非常的不满。”
但是这一切都不是拉夫罗夫能够左右的,他能够做的,只是为前苏联站好最后一班岗。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拉夫罗夫只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为苏联哭泣。这位见证过苏联盛世的外交强人,时至今日都无法忘却苏联时期。
拉夫罗夫非常清楚,苏联到底是如何由盛转衰的,除了国家内部腐败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国和北约的掣肘。所以,拉夫罗夫一直认为,美国与俄罗斯永远不会是朋友,只可能是敌人或者互利合作的伙伴。
反观现如今的世界局势上来看,当时拉夫罗夫能提出这样的想法绝对是超前的,他的目光是长远的,这也让普京对拉夫罗夫青睐有加。但对于刚刚解体的苏联来说,拉夫罗夫的这番言论并没有什么意义,此时的俄罗斯希望通过软弱的外交,讨好欧美。
刚刚我们也提到过,俄罗斯的软弱,换来的不是欧美的怜悯,而是对俄罗斯无尽的打压。在这段时间里,拉夫罗夫在工作期间是非常郁闷的,但很快,他就迎来了伯乐。
普京执政,强势外交
2004年3月,54岁的拉夫罗夫再次回到了俄罗斯的外交舞台。也许拉夫罗夫在苏联解体后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在未来的时间里还能投身于外交当中,毕竟当时他的外交理念和国家利益冲突太大。
普京的出现让拉夫罗夫看到了未来俄罗斯的前景。普京自上台以后,横扫车臣、清理国家内部的腐朽蛀虫。对于国家发展,普京在上任后提出了《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其中在外交理念上,普京与拉夫罗夫的理念不谋而合,这也让拉夫罗夫看到了国家的希望,在普京找到他后,他非常开心的接受了普京的任命。
既然回到了外交舞台,拉夫罗夫就要再次与自己的老对手(美国)交手了。以往由于软弱的外交政策,让拉夫罗夫频频在美国手上吃瘪,但今时不同往日,普京强势的外交政策,拉夫罗夫再也不用顾忌太多。
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局部战争中,美国就妄图通过战争让俄罗斯陷入到战争泥潭,于是不断地拱火希望扩大战争局势。俄罗斯面对美国的拱火丝毫不为所动,相反格鲁吉亚由于轻信美国,在正面战场上频繁失利,俄罗斯部队一路高歌猛进,战场呈现一边倒的情况。
美国此时坐不住了,企图用外交途径逼迫俄罗斯就此收手。在以往,美国这一招可能还真的奏效,俄罗斯会就此罢手,但此时,强势外交政策已经成为了俄罗斯外交政策上的主要理论,拉夫罗夫在与美方交涉时非常直接了当的提出了俄罗斯的三大条件,并说道这是俄罗斯的底线,任谁都不能改动。
美国看着俄罗斯强硬的态度,无奈答应俄罗斯的请求,格鲁吉亚局部战争才得以得到缓和。然而这不是俄罗斯与美国最经典的外交谈判。IS恐怖组织是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最大的阻碍,一直以来,俄罗斯都认为IS是美国的产物,只是大家一直没有在外交场合中撕破脸。
但是在一次外交谈话中,俄罗斯面对美方在叙利亚问题上不断地挑衅,拉夫罗夫直接说到,俄罗斯军队将会在明日下午轰炸IS基地,你自己看着办。美国瞬间无语,过了一会美国代表拨打了电话,随后回到了会场,这场谈话在随后的时间里草草结束。
拉夫罗夫对美国的警告,让美国被迫赶紧撤出IS基地,这也成为了美俄外交上非常有趣的画面,但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俄罗斯的强势外交,确实提高了国家整体威信力。
拉夫罗夫痛批欧美的案例非常多,拉夫罗夫在担任俄罗斯外长后,仿佛开了挂一般,将俄罗斯外交带上了新的台阶。就如今俄乌局势上,欧美各国都在不断地痛斥俄罗斯的所作所为,拉夫罗夫直截了当地回怼欧美,你以为你是谁?
拉夫罗夫强势的语气,让想要挑事的欧美国家都要好好掂量一下,为了拱火,值不值得去得罪俄罗斯这个超级大国。拉夫罗夫的强势外交,极大地保留了俄罗斯的国家尊严。
结语
外交是一个国家的尊严和脊梁,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从外交官的语气上就能看出来。俄罗斯为何能从一开始不自信的软弱外交,成为现如今的强势外交,除了和拉夫罗夫强势的态度有关外,与普京的强势手腕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普京与拉夫罗夫犹如强强联合的组合一般,带领着俄罗斯走向富强。
对于我国来说,我国的外交政策也应当如此。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外交上也更加的自信,在疫情期间,我方也曾痛批美方以实力的角度出发同我国谈话的言论。由此可见,国力是外交的底气,随着我国逐渐强大,我相信我国的外交也将更加强势,中国银河号事件也将成为过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