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土地整治新增耕地2.4万亩
全县粮食产量连续3年保持正增长
河北日报讯(记者师源 通讯员刘丹、陈建)眼下正是北方春耕备播时节,在卢龙县下寨乡张沟村南山坡的梯田里,旋耕机、手扶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忙碌着,为甘薯种植做前期准备。从高空俯瞰,这片曾经的“荒疙瘩”山地热闹异常,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山坡上的这块地曾是荒山,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质量差,村民只能挑着好种的地方耕作。但从前年这里完成了土地整治后,山坡大变样,原来150亩杂草地整出了100余亩的好梯田。”正在梯田里忙着指挥作业的张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文亮欣喜地说。
“这块地去年种甘薯,亩产量到了3700斤,鲜薯每斤卖0.7元左右,一亩地就是2000多块钱,大家都很高兴。”张文亮说,去年尝到了甜头,今年大家干劲儿更足了。
卢龙县地貌多浅山丘陵,适宜种植甘薯,甘薯产业是当地特色优势产业。近5年来,该县深挖土地潜力,通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2.4万亩。曾经的“荒疙瘩”摇身一变,变成既平整又能灌溉的致富田。
对于卢龙县新增耕地,卢龙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会敏算了这样一笔账,2.4万亩耕地种植甘薯,每亩至少可产3500斤甘薯。老百姓可以直接卖给甘薯加工龙头企业,也可以自销。如果把鲜食甘薯存放到薯窖,能从秋季卖到第二年开春,价格可翻好几倍。“有了好地只是第一步,还要努力提升土地收益,才能让农民种粮更有积极性。”张会敏说。
“以前小块儿地,机器上不去,哪个承包大户也不乐意接手。现在好了,只要下功夫,就能种出好前景。”看着以前的“豆腐块”整治成现在成规模的田地,红花峪村民委员会委员张华欣喜不已。
通过土地整治,红花峪村原来的600余亩荒草地整出了510亩好梯田,村里还修建了田间路和沟渠,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
近日,58岁的红花峪村民韩小忠站在平整好的高规格农田里,着手今年甘薯种植准备工作。
“我们村土地多是坡地,种地多是靠人工,春种秋收费时又费工,一年到头忙下来根本挣不到啥钱。如今土地整治后,农业机械化操作有了施展空间,耕作成本也大幅度降低,长出来的甘薯产量高,效益也比往常提高很多。没想到以前的‘荒疙瘩’会变成‘金疙瘩’。”提起这两年村里土地的变化,韩小忠一脸喜悦。
为充分发挥土地平整补充耕地的重要作用,卢龙县专门成立土地整治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协调实施和技术指导,并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书”的要求,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确保按质按量完成。
“我们建立了项目汇报制度、检查制度、每月调度制度及质量管理制度,严格资金管理和拨付制度,狠抓项目施工质量,并通过平整土地、布设沟渠、铺设道路等方法,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主任孙亮说,通过验收一批、实施一批、申报一批、踏勘一批的办法,加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他们建立了补充耕地项目储备库,深入推进土地整治,做好已验收土地整治项目指标入库。
通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卢龙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产量连续3年保持正增长。随后,他们将持续抓好项目管理,建立完善项目立项、实施、验收、管护全程监管机制,确保补充耕地和配套设施长期稳定利用,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