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堵了!”在海淀区永定路街道太平路34号院,社区党支部几乎每个月都会收到类似投诉。记者走访发现,由于小区污水管道比主管道低,很多居民家中经常发生水管堵塞甚至污水反冒,就算专业团队一次又一次费劲疏通,仍治标不治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记者 张群琛 摄 图文无关

资料图 记者 张群琛 摄 图文无关

问题出在哪儿?原来,这是一处典型的老旧小区,周边的一条主干道在小区建成后才开始动工。由于彼时道路施工方对小区情况缺乏系统考量,导致城市污水主管道高于社区污水管道从而埋下“祸根”。管道调整翻新是项大工程,对于产权复杂、物业缺位的老旧小区来说,谁来牵头、资金何来都是棘手难题。可以说,正是当年修路时的疏忽,导致了多年来的大麻烦。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居民的现实生活烦恼,也给相关部门提了个醒:城市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大系统,没有哪一片区、哪种功能、哪项工作可以割裂运行,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到一座城市的规划建设,小到一个小区的更新改造,都需要周全考量。放眼看去,虽如上述这般的极端案例不多见,但亦不乏“拍脑门就干”带来的次生问题。比如,整修计划互相重叠,一条路刚修好又被挖开;小区施工缺乏统筹,物料挤占车位导致停车难;还有些工程设计不合理、布局不科学,建成后利用率不高……如是种种,钱没少花、力没少出,却可能把好事办成糟心事。

城市治理千头万绪,方方面面都包含着诸多存量增量的统筹协调,涉及不同人群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很多工程本就不能“单打独斗”,需要跨部门协作,更呼唤相关方面坐在一起、充分评估,将关系厘清楚、把流程想明白,多一些提前筹划,少一些事后找补,多一些沟通交流,少一些各自为政。以更大视野看,这份系统思维不仅要体现在空间层面,还应包括时间维度。一些方案可能当下没有问题,但未来隐患不容忽视。这种情况更需要拿出责任感,多想一步、多做一点,为后续升级改造留下空间。

眼下,太平路34号院正准备引进物业,通过物管会入户征求意见寻求破题。期待老问题能够尽快得到解决,也期待各方在办事过程中更加精细科学,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不断优化城市空间。

(原标题:“少添堵”就得提前想周全

来源:北京日报 | 记者 关末

流程编辑:U016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