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人体信用卡?英国公司帮你植入微晶片 从此空手不空钱

以前结帐用现金或是刷卡,近年则流行用手机支付,在未来的时代或许不用再携带任何工具,只要举起手刷一下,就能轻松完成付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公司支付摩首推能在全世界使用的微晶片支付服务。

刷卡?不,付钱的时候请举手

现年37岁的荷兰生物骇客保曼(Patrick Paumen),近年来他出门从不带手机、信用卡或是钱包,无论他进到哪家店购物,每当要付钱时,他只要对著感应器举起左手,就能自动付款成功。

担心出门忘记带钱包或信用卡?装上微晶片在手上,就不用再烦恼出门忘东忘西。

注射微晶片很容易

保曼表示,他乐于享受每次付款时店内收银员目瞪口呆的表情。

回顾2019年,他在左手皮肤的表层下植入了感应式支付的微晶片,整个过程的费用约170英镑,他形容被注射的感觉轻鬆而简单,“就像有人在你的皮肤上小力的戳了一下”。

享受全球畅通无阻的付款服务

1998年,英国工程师暨考文垂大学(Coventry University)副校长沃威克(Kevin Warwick)成为历史上首位手部植入晶片的人类,不过这个晶片只在沃威克身上停留9天。

在那之后,这项技术没有太大发展,直到近年才出现第一家英国公司支付摩(Walletmor,暂译),提供人们植入感应式支付微晶片的商业服务,并在全球通用。

“感应式支付的微晶片可以让你在巴西里约(Rio)的海滩买酒、在纽约买咖啡、在巴黎做头髮,或是在你家附近的便利商店买东西,”公司创办者兼执行长帕普罗塔(Wojtek Paprota)说道:“只要有零接触支付(contactless payments)的地方就能付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注射微晶片需要20分钟以上,但现在不需要这么久。现在只要15分钟的时间,微晶片就会被嵌入手掌中。

不用费心充电

支付码出售的感应式支付微晶片,重量不到1公克,外观比一粒米大一些,由微晶片和天线组成,并用类似像薄膜的可分解式材料——生物高分子聚合物——包裹而成。

帕普罗塔表示,植入微晶片非常安全,人们植入后立即可以工作,而且晶片会安稳地嵌在手上,不用电池也不需要充电。“目前,我们已经卖出500多个”,帕普罗塔说道。

熟悉的技术 新的用法

支付摩的微晶片使用的是被称为近距离无线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的技术,这个技术已大量的使用在智慧手机的行动支付中,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裡。

但要将支付装置植入到手上,对许多人来说仍是一种全新的概念,或许也会带来一些隐忧。一项在2021年对英国与欧盟的4,000人进行的调查指出,只有51%的人表示会考虑植入晶片。

隐私与安全疑虑

这类技术引起人们的担心,如果未来的科技愈来愈进步、微晶片愈来愈先进,并搭载更多关于个人的隐私讯息,会不会反而产生安全的疑虑,甚至让个人行踪被轻易监控?

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专家刘䂀曼认为,感应式支付微晶片其实是一种物联网延伸应用,但也带来新的个人资料交换的议题。她相信这种支付的方式更加轻鬆便利,但人们也需要衡量进步背后的利弊,她说:“为了方便,我们愿意付上多大的代价?我们会如何在隐私与安全问题上设限?谁会来负责维护它的程式还有那些植入装置的人?”

英国雷丁大学(Reading University)亨利商学院的政策治理、伦理学教授卡卡巴兹(Nada Kakabadse),也认为对微晶片需要谨慎以对,“这项技术有它的黑暗面,而且很可能被滥用。对那些不在乎个人自由的人而言,这项技术开闢了一条诱人的机会去控制、操控和压迫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瑞典公司Biohax也有著帮人植入微晶片的服务,他们的晶片能用来搭乘瑞典国铁(Statens Järnvägar,SJ)的火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右为瑞典公司Biohax的创办人艾斯特隆(Jowan Osterlund)正在替位于图左的富豪汽车(Volvo)数码体验总监霍尔切克(David Holecek)植入微晶片。

越了解越不怕

但保曼却对于人体植入微晶片的作法抱持乐观的态度,“宠物走失时,我们可以透过宠物晶片找到牠们,但我们没办法只透过晶片追踪,一定要找到牠们的实体并扫描后,才能知道那是我们的宠物”。

宠物晶片使用的是无线射频辨识系统(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一种普遍运用在信用卡、悠游卡和宠物晶片上的技术。保曼表示,“微晶片中负责读取的线圈是有距离限制的,必须要在电磁感应的区域内,像是RFID或NFC的感应器旁边,读取器和感应器之间要有电感耦合(magnetic coupling)才能启动”。

保曼更身体力行表达他对微晶片的信心,截至2022年为止,他已在身上植入32个微晶片。

瑞典用晶片出示“疫苗证明”

在COVID-19疫情流行期间,瑞典新创公司Dsruptive Subdermals也加速推广微晶片服务,让人们在植入晶片后,可以透过感应出示疫苗接种证明或筛检报告。

总经理斯乔布拉德(Hannes Sjoblad)表示,只要透过手机上的程式,就能更新手上微晶片的内容,所以每天可以加入不同的讯息,例如今天上传LinkedIn的履历,明天则放入COVID-19疫苗的证明。

植入微晶片 瑞典流行已久

乔布拉德说明,他们的植入价格是112美金(折台币约3,267元),而且瑞典已有成千上万的人使用这项服务。

乔布拉德:“如果你了解这个东西的原理,你会知道它不能自行传输讯息,它基本上是完全被动的。它不能告知你所在地,只有在跟智慧型手机碰触到时,才看得到晶片裡的内容,所以这表示它不能拿来作为追踪器。”

目前,Dsruptive Subdermals开发了另一种微晶片,在植入后能用手机测量人体的体温,作为一种体温计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