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进展情况。公安部副部长杜航伟介绍,一年来,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9.4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3.4万名,同比分别上升28.5%和76.6%。2021年6月至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实现立案数连续9个月同比下降。

打击犯罪

6.1万余名被告人被判处刑罚

杜航伟介绍,公安部会同国家移民局组织开展“断流”专案行动,打掉非法出境团伙1.2万个,抓获偷渡犯罪嫌疑人5.1万名。会同最高法、最高检、工信部、人民银行和三大运营商持续推进“断卡”行动,打掉“两卡”违法犯罪团伙4.2万个,查处犯罪嫌疑人44万名,惩戒失信人员20万名,惩处营业网点、机构4.1万个。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负责人李睿懿介绍,各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大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去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此类案件2.5万余件,6.1万余名被告人被判处刑罚。四川、江苏、北京、河南等地法院审结了“10·18”“10·30”等重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负责人程雷介绍,全国检察机关聚焦重点领域、新型手段、特殊对象,依法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全年共起诉近4万人。依法惩治为诈骗犯罪“输血供粮”的各类网络黑产犯罪,全年共起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12.9万人,同比上升8.5倍。起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4.3万余人,同比上升一倍。上述三类犯罪的起诉率高于刑事犯罪平均起诉率近9个百分点。

反诈预警

紧急止付被骗款3291亿元

一年来,国家反诈中心直接推送全国预警指令4067万条,各地利用公安大数据研判预警线索4170万条,成功避免6178万名群众受骗,成功拦截诈骗电话19.5亿次、短信21.4亿条,封堵涉诈域名网址210.6万个。持续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受理群众举报线索1466万条,向群众预警2.3亿次。

2021年共紧急止付群众被骗款3291亿元,正在打款的150万名受害群众免于被骗;对涉电信网络诈骗的风险账户,实时开展资金拦截,累计拦截102万个资金账户148亿元;对权属明确、符合返还条件的涉案冻结资金,依法及时返还被骗群众。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共追缴返还人民群众被骗资金120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局长隋静表示,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服务目前已为全国用户提供查询服务5700多万次;组织集中排查处置涉诈高风险电话卡9700多万张,清理关联互联网账号5700万余个;对全国物联网卡开展拉网式排查,一大批存量高危号卡得到全面清理。

依法处置涉诈码号4.5万、域名网址104万,拦截涉诈电话19.5亿次、涉诈短信21.4亿条。部署推进“打猫(池)行动”,联合公安机关打击“猫池”窝点2219个,抓捕犯罪嫌疑人7204名,缴获设备6807台,重拳清理诈骗作案工具。

杜航伟表示,下一步,公安部将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检、最高法等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健全风险监测机制,提升预警拦截能力,进一步加大电信网络诈骗被骗资金的返还力度,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信息保护

六成案件用虚假App实施诈骗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刘忠义介绍,新型网络犯罪已成为主流犯罪,诈骗手法加速迭代变化。公安机关发现的诈骗类型现在已经超过50种,其中网络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是5种主要的诈骗类型。去年以来,先通过刷单返利骗取群众信任,后引流至虚假投资平台实施诈骗的案件高发多发,发案和损失均在30%以上。从通讯网络通道看,利用虚假App实施诈骗已占全部发案的60%;从资金通道看,传统的三方支付、对公账户洗钱占比已减少,大量利用跑分平台加数字货币洗钱,尤其是利用USDT(泰达币)危害最为严重。

有观点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通常是被电信网络诈骗的开始。工信部介绍,2021年全年已组织对208万款App进行了技术检测,通报违规1549款,下架514款,有力整治违法违规行为。今年将加快出台《工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规定》,研究制定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车联网、人工智能等重要领域数据安全标准,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监管。

去年610余名嫌疑人从境外遣返回国

针对藏匿在境外的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刘忠义昨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有610余名犯罪嫌疑人从境外遣返国内,教育劝返21万人,赴境外针对中国国内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大幅减少。

刘忠义介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跨国有组织特征日趋明显。集团头目和骨干往往躲在境外,打着高薪招聘的幌子,诱骗招募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赴境外从事诈骗活动,目前在柬埔寨、菲律宾、阿联酋、土耳其、缅北等国家和地区,仍有大量犯罪团伙向我公民实施诈骗活动。集团头目通过境外聊天软件,指挥境内人员从事App制作开发、引流推广、买卖信息、转账洗钱等各类违法犯罪,境内境外衔接紧密,跨国有组织犯罪特征日趋明显。

2021年,公安部克服疫情困难,先后向柬埔寨、阿联酋、缅北等重点国家和地区,派出多个工作组积极开展国际执法合作,将610余名犯罪嫌疑人从境外遣返国内,抓获从东南亚相关国家回流的诈骗嫌疑人3.6万名,深挖破案1.5万起,组织开展“断流”专案行动,打掉非法出境团伙1.2万个,抓获偷渡犯罪嫌疑人5.1万名;从境外教育劝返21万人,赴境外针对中国国内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大幅减少。文/本报记者 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