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羡归公,清查钱粮亏空,雍正解决了土豪和平民分别缴纳耗羡不合理的问题,从康熙年代开始,州县私下征收,往往是倒霉的老百姓交的多,而土豪士绅们,天生就拥有不交纳赋税的特权,交的少是应该的。

雍正早盯上他们了,想要改革,必须从这种庞大的群体下手。

士绅、土豪、秀才等人。

而地方官,早就和士绅们是共同利益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那种,地方官早就主动把士绅应该缴纳的火耗全部平摊到贫民身上,除了不交税以外,他们还有很多特权呢,在大清入关之初,按照官员品级,可以优先免去这个官员的徭役,免除士人本身的差役和一切杂办工作,就是说啥也不干,白领钱就好,地方官在收税的时候,把官员和士人都叫作官户、儒户、宦户,秀才就是儒户,监生就是宦户。所以当年的秀才监生实在是很难考的,秀才的地位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不干活白吃饭就算了,雍正最讨厌他们就是手伸得太长了,有了一点功名,就开始和地方官互相勾结,包揽官司,打官司油水很多,横行乡里,欺压小民,还替政府向百姓征收钱粮,收多少,扣多少还不是他们说了算?他们还把田产挂在他们的名下,免除杂役,过得别提多滋润。

最重要的是,士绅已经蚕食了一部分的行政权力,然后用权力换取更多的钱,有了充足的真金白银不断的腐蚀官员,地方官收了他们的钱,还能公正无私吗,对他们更加放纵,这才是吏治败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雍正看着天下的机器到处卡壳,要保持机器正常运转,必须要从不法士绅手中拿回权力。他知道政府、士绅、平民三者矛盾,根本就在士绅身上,他把矛头指向士绅。

在雍正二年,他下令革除儒户、宦户,不许监生大包大揽征收钱粮的事务,也不许他们拖欠钱粮,谁敢反抗,有暴力机器等着呢。除了士绅,雍正还致力于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他警告地方官说,不要忽悠我,我是过来人,最好给我认真落实这项政策,我会派人盯着,有人弹劾或者别人告发,查出必将治重罪!

怎么推行士民一体当差纳粮,从河南巩县开始,巩县知县张可标张贴告示,说令生员和百姓以后就一起当差吧, 监生们不爽了,煽动生员们控告张可标,雍正派巡抚石文卓调查张可标,同时将闹事的士绅逮捕;黄河堤防需要民工,规定一百亩田出一个民工,使有田亩的人出一个人干活,士绅也不例外,并且出的人越多越好,大堤上一二百里有田地的地主,按照手下的佃户有多少人,就出多少民工,随传随到。

雍正批准了朝臣的建议,只要有功名的人,谁敢大包大揽代替征收钱粮的,不管多少,革去功名,拖欠到80两以上的,以贪污罪论处。

对于士绅的纳粮,雍正表示怀疑,不知道他们真的交多少,他规定,需要士绅上交多少的钱粮,必须在税收本上注明士绅的姓名,限期催收,谁不交,就治罪,地方官包庇的话,也治罪,然后规定每年监生要5个人互相担保已经交粮了,没有胡作非为,才能同意他们应试。

为了防止劣绅干涉政务,过去只要有老百姓送万民伞呼吁地方官留下继续担任职务的,都应该是有政绩的人,或者被冤枉的人,百信怀念他,需要继续留任。雍正看出,百姓挽留的不一定都是好官,肯定有人花钱买通百姓伪装好官,这种作风,雍正严禁。

还有很多对付士绅的办法,就不一一列举,士绅阶层利益受到了损害,所以掌握笔杆子的他们,自然不会对他有什么好话了。